本报讯(记者 唐翔 通讯员 徐若凯)8月18日,记者从雁峰区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获悉,该区将按照“产城融合、生态新城”新定位,厚植“创新发展、错位发展、借势发展、统筹发展”新思维,以“1+4+N”发展新路径为引领,实现工业基地向工业洼地、三产活区向三产富区、特种农业向特色农业、项目集中向项目集聚、干部单向约束向双向管理的五个升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五个新雁峰”。
会议通报了全区上半年经济形势。据悉,1-6月,雁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7.19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为1.61:38.33:60.06,三产占比高出全市20个百分点,较2016年提升10.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52元,增长9.4%,高出全市0.8个百分点。
今年前来雁峰考察、洽谈客商明显增多,接待考察投资重要客商100余人次,洼地效应逐渐显现。其中,与世界500强——央企保利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打造高品质南湖生态城,一期项目有望在近期动工;与京字号国企——北京建工集团初步达成100亿元投资项目意向。
“‘1+4+N’是实现‘产城融合、生态新城’的发展新路径”。雁峰区委书记周玉军介绍说,“1”,即打造船山书院文化节平台;“4”,即建设4条发展主线:以“两水、四山、六园”为核心的低碳绿色发展线,主动配合衡阳市将回雁峰、东洲岛、石鼓书院打捆创建5A级旅游景区;以东洲岛为核心的水岛岸金融文化发展线,大力支持金钟集团整体规划建设金融外滩,充分挖掘雁峰区独特的大雁文化、船山文化等,重点培育金融、文化创意和新业态;以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走廊发展线,支持特变电工等优质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物流、商贸等制造服务业发展;以山林村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发展线,积极争取纳入“十三五”全省百个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重点培育集休闲、观光、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N”,即在四条发展线上形成N个经济崛起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