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昌茂花园学校高中部教务处的办公室,两位老师正用单面已用过的纸打印材料,其中一位是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李朵。她说,“五好文明”传承到下一辈,感染着周边的同事和邻里。勤俭、进取等好风尚正以她为中心蔓延。李朵说,比她家更好的家庭不在少数,而她家只是善于“张扬”自家的好,成了脱颖而出的“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荣誉的背后寄托着各界对好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的愿景。
慈母言传身教,好家风全家受益
古有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倡导家风之规矩,近代有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传承良好家风。在李朵的家里,也有一股好家风,是她的妈妈何德琴带起的。
“我的家庭能积累这么多正能量,得益于我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勤劳善良、孝敬老人,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起妈妈,李朵一脸的崇拜和骄傲。
曾经的苦日子,让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何德琴保留着祖辈传下的不少好家风,比如勤俭持家、孝敬老人。日子越来越好,何德琴并没耳提面命地提醒儿女恪守勤俭,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带动家人。
“家里有一台老式缝纫机,市面流行什么或新上市的衣服样式,都学着做,我们几姐妹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这个生活细节令李朵受益匪浅,至今家里仍放置着一台缝纫机,有什么活动或者演出,李朵会学着妈妈那样,给儿子吴宗蓄做演出服。
“我妈妈至今仍坚持给祖父祖母织毛衣,做棉袄,她觉得做的会比买的舒服暖和。”李朵说,妈妈孝敬老人都从细节做起,老人喜欢吃面食,就经常包饺子,做汤圆;还给他们剪头发、剪指甲……
“我祖父走到哪,都自豪地说自己有个好儿媳,母亲这些好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李朵几姐妹耳濡目染,依样传承,成就了一股良好家风。“我儿子学习不忙的时候会给姥姥洗脚,挺像样的。”李朵欣喜地说。
全家总动员传家风 ,文明之风刮入更多人心中
李朵说,荣誉的背后寄托着各界对好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的期盼。虽然她的家庭成为全国文明家庭的典范,但她却认为,自己的家庭只是比较善于“张扬”自家好代表而已。李朵说,家里也没干过什么大事,也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全国文明家庭的典范,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做了。家里有孩子,作为家长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李朵的家里讲究勤俭节约,平时生活不会铺张浪费,对待孩子也是一样。“我儿子一个书包脏了就洗干净继续用,一直到了初中,考虑到书包容量不够才买了新书包。”李朵说,书包出现脱线破损时,孩子第一反应不是买新的,而是找她来缝一缝,令她欣慰。
无论是爱心还是孝心,学会感恩才能影响他人。李朵家庭经常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参加省慈善总会组织的为孤儿献温暖活动。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还带着刚4岁的孩子参加街头募捐活动,儿子不仅主动捐出压岁钱,还在姥姥的陪同下抱着箱子、壮着胆子进行募捐:“叔叔、阿姨,您也向灾区献出一片爱心吧。”在场的人,更是被这个小孩深深感动。
海口“双创”建设以来,李朵家积极响应,而且发动儿子也参与进来,走上街头去做志愿者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看到逆行、闯红灯,孩子都会提出来。”李朵说,“全国文明家庭”荣誉已成为家人心中坚持文明常态的动力之一,“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与李朵同事近20年,同一间办公室4年多的海南昌茂花园学校高中部教务处主任李旭东认为,李朵家庭的文明已融入到生活每个细节,她自然的行为已无形地感染着周边的人去反思,去改善自己的不文明之处。
“我们学校的女同事受影响比较明显,对家庭多了一份爱心和耐心,少了埋怨和唠叨。”李旭东说,办公室的单页打印纸张重复使用也是文明流淌蔓延的体现,而李朵老师已成为同事们的榜样,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李朵的“文明之风”已刮入越来越多的人心中。
(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