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驾入刑的推行和酒文化的影响下,“酒后找代驾”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习惯。目前在衡阳,这种新型的消费习惯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车一族所认识。据滴滴代驾衡阳地区市场运营总监谢生介绍,今年1—7月滴滴代驾在衡阳成交3.5万单,总产值达148.68万元,占到衡阳代驾市场六成左右。市交警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排除车辆增长和酒驾查处频率等因素,今年我市的酒驾、醉驾呈现出递减趋势。
全职代驾司机月收入过万元
日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外发布了首份《代驾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经历了此前的缓慢初创期后,如今的代驾行业已进入了成长期。去年,全国代驾行业的总订单已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其中,酒后代驾仍是用户最大的需求,占比为97.8%。
在酒驾入刑的环境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互联网代驾行业既变成了一种新兴的职业岗位,又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业,也是众多代驾司机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了解,目前衡阳代驾市场主要以e代驾和滴滴代驾为主。为保证乘客安全,两家代驾平台对代驾司机设置了高准入门槛,除了驾驶技术好,5年以上驾龄、无重大交通违法纪律等基本要求外,还需要通过面试、路考等环节进行筛选,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才能上岗。
谢生介绍,滴滴代驾衡阳地区的注册司机有260多人,每天上线最多时有90人,通常都在70、80人左右,全职代驾司机月收入超过万元,即使是兼职的司机每月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e代驾原湘南片经理廖江南告诉记者,通常能够请代驾的车主经济条件大多不错,只要代驾人员服务周到,车主通常出手都比较大方。目前衡阳代驾的最高收入纪录是一晚650元,接单最多的纪录是11单。
代驾理念慢慢被接受
日前,在高新区某餐馆,从西渡来市区见客户的王先生一上桌就跟对方“约法三章”:“今天开车来的,坚决不能喝酒。”谁知道在推杯换盏之间,对方太热情,最终还是盛情难却,忍不住端起了酒杯。
晚上八点半,宴会结束后,喝得晕乎乎的王先生请服务员帮忙找位代驾司机。不到10分钟,一位身穿工装马甲代驾司机早已等候的门口。半小时后,王先生顺利到达西渡。
“从高新区到西渡船山广场19公里,一共78元,代驾司机礼貌地请王先生在客户端上确认。”王先生则大方直接确认了100元。他说,师傅的服务好,这个价格也能接受。记者在市区多家餐馆、歌厅等场所了解到,大多都放有代驾公司的宣传资料,上面注明了代驾电话以及二维码,以备随时给喝酒的顾客找代驾司机。
“喝酒开车的话,被交警查到或发生交通事故,成本太高了,以前顾客喝了酒之后通常会自己开车回去,现在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叫代驾。”高新区某KTV的大堂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
廖江南介绍,e代驾2013年9月是进驻衡阳的第一批代驾服务平台,当时由于车主的消费理念问题,到2014年上半年e代驾注册的代驾司机仅10人,每天上线的司机只有一两个,一晚有两三单生意。近两年来,e代驾注册的代驾上线司机骤增50多人,每晚可接到100多单生意。
强化监管代驾才能更好服务市场
代驾行业在带给广大车主便利的同时,代驾纠纷也时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代驾产生的纠纷,源于部分代驾人员私自接单,既没有收费标准,更没有职业规范,如果车辆发生剐蹭或是事故,往往很难得到妥善处理。对于代驾行业的监管,目前我市尚未明确具体由哪个职能部门负责。
代驾作为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代驾行业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明确监管主体,加强对代驾的监管,使其规范发展。与此同时,要像部分大型代驾平台一样,建立健全行业规范。通过完善备案登记,建立惩罚和淘汰机制,将那些素质低下或缺乏服务意识,业务素质较弱的人员拒之门外,并注重加强对代驾人员开展考核和培训,提升其职业操守和业务水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