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随着私家车的日益普及,城市停车难日益凸显,此时开放全城免费停车,无疑会让群众出行更加舒心;更为可贵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门全打开”,有助于其让利于民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值得其他地方进一步借鉴推广。
2、据报道,河南巩义市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内的一处违法建筑,曾因违法占地被国土局“每平米罚3元”,引起媒体热议。除了罚款,国土局还要求这处违建15天之内拆除,恢复土地原状。但被罚后一年多,违建并没有拆除,至今仍违法占用林地2252平方米。巩义市去年曾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却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据央广网)
浅见:迟迟难以落地的拆除令,不仅折射出有令不行的“慢作为”、“不作为”,更关键的是,还可能透支着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的公信力。所以,必须尽快落实,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3、近日,四川一高校公布《校园3A景区建设规划方案征集比选公告》,要求将学校打造成3A级景区。兴师重教之地该不该成为景区?校园该不该成为游客穿梭的场所?一系列疑问引发网友热议。(据人民网)
浅见:高校之“高”,在于教书育人,而非不务正业地人为打造“景区”,如此任性的与高校本职背道而驰。笔者认为,如若不是头脑一热,那很可能就是过于看重经济利益了。
4、每逢暑假,就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参加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大学的奖学金评定、保研、出国机会也或多或少与学生志愿服务有所关联。但是,个别学生在网上购买志愿服务证明的现象一直存在。甚至,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纸质证明外,在全国最知名的志愿者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以及志愿中国下面的“志愿汇”APP上,一些淘宝商家甚至能够为购买者录入志愿时长,志愿活动时间、志愿地点也能随意填写。(据光明网)
浅见:某种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实践,如此弄虚作假,无疑是对自己极大的讽刺;另一方面,如此周到的“一条龙”造假服务,不应仅限于道德谴责,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有所作为,让这样的行径付出应有的违法成本。
(本栏点评: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