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旅游日”,这一天,湖南近40个景点推行了包括免费开放等多项优惠政策。我市各大景区自然“不落人后”,“旅游日”当天,南岳衡山景区不仅实行特殊人群景区门票全免,更首次推出“放歌旅游日”交响音乐晚会,凡报名或以微博、微信参与活动的游客,即有机会免费获赠晚会演出门票;中国印山则当天实行全面免费,无论是谁,均可免费游。
近年来,每逢“旅游日”,不少景区都会“应景”地推出或优惠或免费等活动,确实给游客带来不少惊喜。毕竟,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能够免费游览一些景区,在门票经济思维依然占据主导的当下,其中的正面导向意义还是颇为积极的。
提及门票经济,不少人都清楚,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门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行、住、食、购物等综合效益远比门票要大。只可惜,一些地方发展旅游产业却始终局限于旧思维,只盯着眼前的门票收入,而全然不顾长线以外的整个旅游产业收益。与之对应的是,“免费西湖”的成功经验恰恰证明了跳出门票经济大有所为。数据显示,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留24小时,该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舍门票经济之小利,换全域旅游之大利,孰轻孰重,立见分晓。
既然“珠玉”在前,“中国旅游日”临近之际,徐霞客首游地浙江天台县也对外宣布:自5月19日起,天台山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对旅客免费开放。这是浙江省继西湖风景名胜区、绍兴鲁迅故里之后又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可以说,实行“零门票”的天台山景区,其旅游发展模式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告别门票经济,步入全域旅游。
究竟何为全域旅游?简而言之,就是把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发展建设,即处处可游的“大旅游”。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旅游经济已不再依赖门票,而是在“吃、住、行、游、购、娱、厕”这旅游七要素上下足功夫,让旅游产业和整个地区、整座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一业兴”带“百业旺”,通过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整座城市“不赚小钱赚大钱”。
当然,目前而言,笔者并非主张所有景区不顾实际都免费开放,而想强调的是,跳出门票经济思维,表面看来是做了赔本生意,实则是数倍放大了游客效应、增加了经济效益。再看我市,正值“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补齐旅游经济短板,奋力推进衡阳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如通过借鉴这些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无疑会扎实推进衡阳旅游经济迈入新的境界。
正值关键时期,如通过借鉴这些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无疑会扎实推进衡阳旅游经济迈入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