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孤独症”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早期起病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些自闭症孩子虽然生活在我们身边,却又像星空一样遥远,周围的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孩子有三大典型特征
据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卉介绍,孤独症孩子一般具有三大典型特征,第一个典型特征是社会交往障碍。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缺少面部表情。当别人要抱他起来时,往往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伸出双手,表现出期待别人抱起的姿势。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有需要时就拉着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不能用手指指物,很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等。以上这些都是社交障碍方面的常见表现。
第二个典型特征是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情况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大声呼喊他的时候也不做任何应答。有些孩子虽然可以发声,但是却无法完成情景交流,他们常会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语言”。另外,有些孩子还会在先前表现为言语能力正常,但在3岁至4岁半的时候出现言语能力的突然衰退,从而失去了情景交际的能力。
以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应对环境是孤独症的第三个典型特征。自闭症儿童常有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或自己在地上转圈,经常会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对迷恋物件会终日拿着,数十天如此。有的人有刻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作姿势,常独自来回踱步、自身旋转、转圈走、重复地蹦跳。
自闭症孩子3岁前治疗效果最佳
不少人认为自闭症孩子都具有特殊技能和高智商,其实只有比例不到10%的患者拥有特殊的“天才能力”,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存在智力问题,在学习语言、形成技能、控制情绪、适应环境等方面要比普通孩子困难。
陈卉提醒,自闭症儿童3岁前治疗效果最佳。3岁之前,通过后天的特殊教育辅导,进行干预治疗可帮助孩子在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到良好作用。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搭理人、兴趣狭窄、不会正常表达需求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如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诊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