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思远
4月21日,市民肖高益拄着双拐来到法律援助工作者——蒸湘区政协委员龙斌的工作室,亲手将一幅写有“正义博大、厚德铭清”的锦旗送给龙斌。“感谢龙斌委员,他就是我们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故事要从7年前说起。2010年,肖高益在蒸湘区一个工程项目中作业时从高空摔下来,造成左股骨骨折、双侧趾骨骨折,经鉴定为8级伤残。后经法院调解,承包该项目的某技术工程公司一次性赔偿他各项经济损失20万元。
可是,灾难又再次降临肖高益身上。2014年,他受伤的部位伤情突然恶化,经医院确诊为左股骨骨头坏死,需要行左侧全髋置换术,手术加后续治疗需要60多万元。
事情发生后,肖高益再次找到该公司要求增加赔偿,但公司以已签订的民事调解书中约定“原告肖高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并不得就相关事宜再向被告公司主张任何权利”为由,予以拒绝。
“我先后找过许多律师,都告知我这案子不可能会赢。”肖高益回忆,在他快要绝望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他来到蒸湘区法律援助中心找到了主任龙斌。
得知肖高益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妻子没工作,孩子才两岁,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现在连上个厕所都无法自理,活得毫无尊严……龙斌决定免费接下这个案子。
从审查公司资料、伤者病例、法医鉴定,再到寻找相关案例寻求法律依据,再到全面剖析……龙斌前后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调阅卷宗叠起来数十厘米高。最终,龙斌从中找到了突破口,并申请重新做了法医鉴定,以伤残等级发生变化为依据,再次提起了诉讼。
诉讼时间是漫长的。期间,他还充当起心理医生的“角色”,经常与肖高益交流、谈心,鼓励他建立信心……近日,经法院调解,公司再次拿出77万元赔偿。
“我已经买好了去广州的车票,过两天就去那边的医院做手术!” 肖高益高兴地告诉记者,但做手术之前,他必须要到工作室感谢龙斌,“是龙委员把我从绝望中拯救过来的,没有他,我们全家都完了。”
从2000年蒸湘区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以来,龙斌自己也数不清究竟为多少弱势群体免费“讨说法”了。但每一个法律援助的案子,他都会全力以赴、用心对待。“对于我来说,也许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案子;但对当事人来说,案子的成败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当上蒸湘区政协委员后,龙斌不仅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荣誉,更多了一份责任。2014年7月成立的龙斌委员工作室,是全市首批政协委员工作室之一。龙斌充分发挥律师从事法律援助的作用,不遗余力为有需要的群众奔走,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通过委员工作室平台,向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群众免费的“法律顾问”、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除了办理个案,龙斌还通过办案子,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及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情况,先后提交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关于电动自行车建立常态化管理》《关于西合路与立新路、红湘北路、船山路、雁城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安装红绿灯,确保交通顺畅》等提案,得到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6年,龙斌被评选为“全省助残先进个人”,其负责的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范围”;今年3月,龙斌被市公安局蒸湘区公安分局聘请为“执法执纪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