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传承家训,
耄耋老人开了55年家庭会
  ■本报记者  翟 瑜  通讯员 黄明军

  今年80岁的胡军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人。初次见到胡军,是在他衡山县城的家里。在胡老的写字桌上,一座醒目的奖碑映入记者的眼帘,那是去年3月衡山县妇联授予他们全家“最美家庭”的荣誉奖碑。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吐词清晰。

  见到记者,胡老从卧室的抽屉里拿出了自己的“家训记录”和去年获得的“最美家训”证书,骄傲地说:“我们家的家庭会议开了55年。这样特殊的家庭会议,一来使家庭成员之间加深了感情交流,二来也传承了家风家训。”

  记者翻看着打印成册的家训记录本,家训记录里记着每年胡老的讲话记录:2011年家训要点:思想常新跟大势,爱党爱国志不移;工作常做不松劲,爱岗敬业齐奋进;家和事业常关爱,注重身健保平安;2012年家训要求:互相沟通要加强,互相关爱要加强,自律自勉要加强……每篇家训记录,饱含着胡老对家的深情与希冀。

  “父亲开会时,经常教育我们要‘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俭为福。’他是一个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人,讲究精神上的追求。”胡军的大儿子胡迎兴很认同父亲的教育理念。

  1962年,胡军从广州中南科学院调回家乡衡山县工作。那年春节,胡军的母亲对他说:“你们兄妹难得聚在一起,你是老大,在外见多识广,要与弟妹多交流。”

  于是,胡老利用在老家与父母兄妹团聚的机会,开了第一次家庭会。“第一次家庭会体现的主题是‘以和为贵’,帮助兄弟姐妹处理家庭的矛盾,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胡军说自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与兄弟姐妹开一次家庭会。1996年父母过世后,他就与自己子女一起独立开家庭会至今。

  胡老每年利用过小年或大年三十晚,吃了团圆饭后,组织家人开家庭会。会议的时长是两个小时,每次开会的主题基本一致,会议主要内容围绕三个要点展开。“开家庭会,一是回顾过去一年全家人的表现,表扬先进,提出家训要求;二是家庭成员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勉励;三是给小孩发红包,表演家庭文艺节目。”胡老说,每次开会他都会做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本至今已有好几本了。过去家庭会议都是由他来主持,从今年春节起由他大儿子来主持,孙子做记录。

  在胡老的每篇会议记录里,记者发现,他在儿女找到好工作或取得好成绩、孙子们考上大学、过生日等人生重要节点上,都会写诗鼓励。

  “每次的家庭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必须发言,大伙通过会议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讲叙新年的打算,不仅使家庭成员的感情更加和睦融洽,也为今后的人生走向树立了目标。”女儿胡迎凯聊起家庭会给家庭成员带来的深刻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竹娘”“刘海爷爷”央视一鸣惊人
交通秩序整治“畅安行动” 第二季启动
谱好“三部曲” 构建诚信体系
让110出警“再快一分钟”
为传承家训, 耄耋老人开了55年家庭会
边远山区的保护神
“四着力、五注重”助推衡阳发展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为传承家训,
耄耋老人开了55年家庭会
2017-04-15 2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