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沿海海平面
呈波动上升趋势
  2016年为1980年以来最高位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刘诗平)国家海洋局22日发布的《2016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区。其中,滨海城市和滨海低地尤其应制定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

  沿海近5年海平面处于30多年来高位

  公报显示,1980年至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2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高忠文说,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2毫米,较2015年高38毫米,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我国沿海近5年的海平面均处于30多年来的高位。

  公报将1993年至2011年定为常年时段,简称常年。1993年至2011年我国沿海平均海平面较1975年至1993年高46毫米。

  就沿海海区而言,2016年我国沿海各海区海平面变化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74毫米、66毫米、155毫米和72毫米。与2015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24毫米、28毫米、52毫米和48毫米。  

  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 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明显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升高。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受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明显。2015年处于厄尔尼诺事件的盛期,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低于相邻年份;2016年4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夏季热带太平洋转为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我国沿海海平面达到了历史新高,较2015年高38毫米。

  高海平面加剧海洋灾害 低海拔沿海地区须提防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缓发性海洋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高海平面加剧了我国沿海风暴潮、洪涝、海岸侵蚀、咸潮及海水入侵等灾害,给沿海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低海拔沿海地区是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其中滨海城市和滨海低地更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应根据自然环境特点与经济社会属性制定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孙书贤说。

  孙书贤建议,滨海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应重点从防潮排涝、供水安全和控制地面沉降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滨海低地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漫长的自然海岸,则应从生态保护、滩涂利用和海岸防护方面采取措施应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与待遇
中国公民可海外一键求助
亿万富翁人数创历史新高
我国沿海海平面 呈波动上升趋势
部分课文 被指杜撰
整改救助站外托养机构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我国沿海海平面
呈波动上升趋势
2017-03-23 2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