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的女检察官们正在讨论案件
公安民警正在教市民识别假车票
■统筹/东文 云宝 通讯员/ 谢海涛
导语:我们应该记得,2016年衡阳实现了大事之年、换届之年的平安稳定;我们无法忘记,平安夜、南岳除夕夜等时间节点数十万人有序的聚集;我们需要祝贺,衡阳政法工作,整体和多个项目位居全省前列;我们足可欣慰,衡阳政法机关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更为绚烂……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是建设“五个新衡阳”的关键之年,也是诸多重大活动的节点之年,衡阳政法系统立足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6年,政法工作怎么看?
看点一:对政法工作的重视支持彰显新高度
市委、市政府把政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了大政法、大综治、大维稳的工作格局。周农书记、海兵市长、群策副书记高度重视、率先示范,亲自组织召开了平安衡阳创建、综治创新等高规格的会议。市委审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原则同意参照省里的做法,调整和完善综治奖励办法。其他市级领导和全市各级部门强化责任,主动担当,形成了保安全、护稳定、优法治、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看点二:维护政治安全取得新成效
大力加强情报信息、专案侦察工作,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实现了“七个没有发生”的目标,确保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G20杭州峰会和省党代会和市县乡集中换届选举、南岳除夕夜等重要节点清泰平安。维稳工作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再次被评为全省先进。
看点三: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取得新突破
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和“化解信访积案、做群众贴心人”专项行动,推行包案化解制度,成功化解相关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置了涉稳突发事件,社会矛盾纠纷事案件静态指标、非访和涉诉信访量都下降30%以上。
看点四:平安创建活动提升新水平
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夯实了政法综治和平安创建基层基础,187个乡镇(街道)配备了专职党委政法委员。全市4个县市区综治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其中2个被评为平安县市区。
看点五: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信息化、立体化防控加强,网格化巡防体系日趋完善。全市新增1.1万个视频探头,建成集接处警、应急指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实战型指挥中心。大力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卫士之光”百日竞赛和“平安号”行动,重拳打击“盗抢骗”、“黄赌假”、毒品犯罪,专项整治交通秩序、火车站周边治安、涉耒“四类”外流犯罪问题,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2.06%,发案同比下降30.95%。顺利完成除夕南岳30万人祈福、“平安夜”近10万人上街狂欢等维稳安保任务,得到中央、省委的充分肯定。
看点六:社会服务管理得到新改善
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行业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持枪犯罪和爆炸案件、事故大幅下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百分之三、万分之二以内,“三实”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看点七:服务经济发展推出新举措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矛盾纠纷化解,突出公共法律服务,出台一系列促发展、防风险的文件和举措,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非法集资等领域出现的突发应急事件,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看点八: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面启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切实开展基层政法单位执法大检查,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制定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市工作步入新阶段。
看点九:政法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开展市县乡三级政法综治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政法干警、综治干部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加强执法监督和执纪巡查,督促政法机关公正执法司法,提升执法司法质量,严格纪律作风。全面压实管党治党“两个责任”,全市政法系统没有发生严重的违法违纪和司法腐败案(事)件。涌现了匡兵、市强戒所、衡阳县公安刑侦大队等一批全国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看点十:党委政法委工作开创新局面
健全机制,压实责任,推动党委政法委工作职能的有形化、具体化和制度化。协助市委及组织部门切实把好提名、考察、审批关,确保了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和公检法“三长”换届风清气正。出台了重大事项报告、政治培训、政法宣传、责任追究等制度和挺纪在前、从严治警实施意见,举办了高规格的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表彰了一批优秀基层政法单位和优秀政法干警,开展了执法大检查等重大活动。市委政法委牵头负责的涉法涉诉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政法宣传、教育培训、纪律作风建设、铁路护路、见义勇为、执法监督等工作,名列全省前茅;从严治警工作被评为“2016年度衡阳市纪检监察特色工作”。
看点十一:齐抓共管拓展新格局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政法各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市法院结案率、办案均衡度等多项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市检察院13项工作保持全省先进,5项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公安机关侦破打击、执法质量、监所管理等业务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市公安监管中心被评为“CCTV中国(湖南)十大法治人物”;市司法局业务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单位,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先进;国家安全机关综合绩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二,荣获“三个一流”优秀单位;反邪教网宣工作名列全省第一,教育转化基地建设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键词一: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全市政法机关将以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建设“五个新衡阳”提供坚强的法治和稳定保障为前提,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深度忧患意识和政治警觉性,深入开展反恐怖、反邪教、反渗透、反间谍等斗争,坚决防止发生各类危害政治安全的案事件,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关键词二:切实抓好反恐怖斗争
抓住情报、防控、处置等关键环节,打好反恐怖斗争主动仗。切实加强对重点部位防控,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强化涉恐要素源头管控,扎实开展枪支弹药和危爆物品专项整治,严防被暴恐极端分子利用造成现实危害。完善处置预案,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开展实战演习,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关键词三: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以问题导向疏浚矛盾源头,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及早评估、动态评估、深入评估,推动实现“应评尽评”。进一步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分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严防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网络,健全常态化排查发现机制,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调解等各种矛盾调处机制,引入第三方化解矛盾和信访案件,加大依法治访力度。
关键词五:建立“三同步”工作机制
坚持舆论引导、现场处置与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科学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确保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社会评价高。
关键词六:全面推进“四化一制”
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化,努力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群防群治全覆盖、平安创建全覆盖。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对矛盾纠纷的化解突出“多元”二字,对违法犯罪的打击要突出“精准”二字,对执法司法的监督突出“公正”二字。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加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基础数据库和各级综治中心建设。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业化,坚持全面从严治警,切实加强“四项建设”,勇于担当“一岗双责”。着力推进实名制管理,完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信息数据采集,推动重点领域实名制,强化实名制管理与应用。
关键词七:大力建设“雪亮工程”
我市力争3年内新增治安监控探头5万个,努力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主要路口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入推进综治视联网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综治视联网对接,年内实现市县两级综治视联网平台100%联通应用。
关键词八:着力推进网格化管理
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力争年内中心城区、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社区普遍实行网格化。推动警力进网格,落实社区民警,配足辅警。推动社会治安要素进网格,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特别是对电动车、小旅馆、出租屋、特种行业等实现动态管理。推动技防措施进网格,年内中心城区社区普遍实现技防监控全覆盖。
关键词九: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今年,全市将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整治交通秩序、涉耒“四类”外流犯罪等突出问题。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 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抓住1—2个治安突出问题或重点地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将各地开展集中整治的情况纳入综治考核,对问题不解决、面貌不改变、群众不满意的,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挂牌督办,直至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甚至责令辞职、免职。
关键词十:深入开展“十大平安创建”
即扎实开展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平安景区、平安交通、军地平安等“十大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平安衡阳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关键词十一: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
2017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志愿服务活动。
关键词十二: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着力抓好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破解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执行难等难题,进一步提升司法质量效率。着力抓好警务机制、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公安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警察管理制度等改革,着力破解警力分散、执法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难题。着力抓好律师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社区矫正制度等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以法治的方式破解群众“信访不信法”等突出问题,推动实现案结事了。
关键词十三: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督查巡查
依法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等非法阻扰破坏项目建设行为,依法稳妥审理各种合同纠纷、劳资纠纷和企地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妥善解决各类经济纠纷,营造平安稳定法治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关键词十四:开展“1+1+1”政法干警联系服务重点项目活动
即1个重点项目、1名政法机关班子成员、1名干警,及时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积极开展对经济体特别是创新创业园区、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系列专项活动,帮助企业化解劳动争议、知识产权、借贷融资等方面的矛盾纠纷。
关键词十五:全面从严治警
坚持政治建警,铸就绝对忠诚品格;创新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强化正风肃纪,凝聚政法队伍正能量。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纪律作风、业务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政法队伍。
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批入额法官遴选考试,参考人员走入考场
市公安局“反恐演练”中闻警出击的公安特警
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街头给群众宣讲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