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我们都在记录历史;每一天,我们都在创造历史。
这个春节,《最牵挂的人》《小账本连着大情怀》《厉害了,我们的2016年!》等多个视频短片,在互联网上刷屏,点击量均在亿次以上。这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成为今年春天“暖场”力作。
主流媒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速在互联网开疆拓土,全力在移动端排兵布阵,这是顺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行动自觉。
一年前的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历史和现实角度,深刻阐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原则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最高领导人亲自主持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年来,全国新闻舆论战线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牢记职责使命,锐意改进创新,新闻舆论工作呈现出崭新气象,迸发出强大活力,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说服力不断增强,展现出“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磅礴气势,凝聚起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守好舆论阵地——
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公布,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推出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图片报道,创造了单条微博阅读量超2.6亿、转发超300万的微博传播新纪录,一时间,这条微博配图成为网友热捧的新头像、手机屏保的新图标。
回忆起一年前向总书记汇报的场景,人民日报评论员范正伟记忆犹新:“全媒体时代,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多样态势,党报评论要确立解释权、话语权、引领权,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中夯实推进共识的基础,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一年来,人民日报发挥评论优势,创新理念拓展平台,举旗亮剑激浊扬清,坚持以正向、科学、专业引导舆论,使党报评论成为公约数的凝聚者、正能量的激发者、主旋律的领唱者。去年“七一”前夕,人民日报推出的“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任仲平文章——《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从“道义”和“真理”两个维度,深刻展示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舆论反映人心,舆论导向反映人心所向。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对于一个奋进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大国,一个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何等重要!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