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但各种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擅自变更办学场所、在招生收费中使用误导的价格手段、不能按协议提供教育培训等,都成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被诟病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但各种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擅自变更办学场所、在招生收费中使用误导的价格手段、不能按协议提供教育培训等,都成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被诟病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但各种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擅自变更办学场所、在招生收费中使用误导的价格手段、不能按协议提供教育培训等,都成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被诟病的主要问题——~~~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但各种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擅自变更办学场所、在招生收费中使用误导的价格手段、不能按协议提供教育培训等,都成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被诟病的主要问题——
教育培训班,谁来“培训”你?
  ■本报记者   许珂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市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同时也成为创业投资的热门领域。乍一看,喊着“百年树人”口号的培训机构行情一片大好,表面繁荣盛景。

  然而,事实真如此吗?连日来,记者对我市部分培训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就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业务高涨的同时,各种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擅自变更办学场所、在招生收费中使用误导的价格手段、不能按协议提供教育培训等,都成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被诟病的主要问题。

  市场需求旺盛,六成靠朋友介绍

  “你会给孩子报补习班吗?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来选择培训学校的?你选择学校主要基于什么因素?”12月初,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访了我市6所小学的60名家长。

  经调查,90%的家长表示会选择或已选择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一调查结果与火爆的培训市场是相符的。其中,经“朋友介绍”是家长了解培训学校的主要渠道,所占比例为65%;其次,通过学校门外发散传单方式了解学校的,占比为35%。

  “数学和英语”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功课,我希望孩子从小就建立优势。所以,早在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在培训学校给他报了奥数班和英语强化班。”市民张挺的儿子今年在华新小学上四年级,他告诉记者,现在这种培训机构到处都是,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了解到,跟张挺有着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们纷纷表示,虽说现在学不一定能成事,但不学就肯定没有竞争优势。

  祝融路小学的保安告诉记者,每天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有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这里发广告,多以学奥数可以拓展孩子思维为由吸引学生家长报名。

  无资质办学、师资力量不足

  近日,市民刘荞向记者反映,今年9月经朋友推荐,给在中南路小学上六年级的孩子报了一个补习班,目的是针对孩子学习的“短板”——补习奥数。刘荞说,她为孩子选择的是“一对一”的补课方式,一节课收费150元,一个学期打完折也交了8000元。可中途刘荞家人却发现该培训学校没有相关资质,于是萌生了“换校退学费”的想法。然而,学校却以各种理由不予退款,这使得刘荞较为恼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活跃在培训市场上的培训学校,有的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有的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教育咨询公司”,也有一些以“托管班”的名义开设各项培训。这些培训学校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强大的师资阵容,他们往往由多名资深教师辞职开办,或者号称由某某学校的资深老师授课;而另一种是谁都能来开培训班,挂个牌子就开始招生。

  “严格来说,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企业,而非‘学校’,对其监管没有完善的法律抓手。这些有工商执照却没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因为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没有法律依据进行监管,而工商部门通常又不会对机构招生资质、教学质量、师资来源、经营内容等进行详细监管。”市一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要开班办学,至少要拥有办学许可证、收费标准证明、税务登记、机构代码以及消防审验合格报告书,但很少有培训机构能够拿齐5个证书。

  而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投机取巧,在招生中虚假宣传,无视行业诚信。本来授课的是在校兼职大学生,却宣称是有多少年教学经验获得多种称号的特级教师;本来只有二三百平米的租赁房屋,却宣称是一千多平米教学活动场地;本来才成立几个月,却宣称有十年历史,专注教育培训。 

  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

  那么,究竟谁来规范、引导培训机构健康发展呢?对此,市一中的这位老师认为,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通过联合执法的方式整治教育培训市场。

  “‘教育消费者维权’是培训行业必须正视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努力,共同建立科学高效的解决机制。”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市民肖斌呼吁。

  同时,他也建议家长们在选择培训学校时, 务必要做到“一查二看”。 “一查”,即了解该机构是否具有教育部制发、当地教育部门盖章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如果没有该证书,则该机构就不具有相应办学资质;“二看”,即看该机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再看“发证机关(章)”处是否盖有当地教育部门的印章,如果没有则该机构并未经过合法审批。此外,不要相信任何培训机构的口头约定,所有的承诺一定要落笔为证,综合考虑报名学习能达到的理想效果。

  资料图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青年农匠” 活跃衡阳田间地头
蒋芬芬:残奥会上盛开的小花
教育培训班,谁来“培训”你?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教育培训班,谁来“培训”你? 2016-12-10 2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