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东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将紧紧围绕“五县五化”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着力厚植优势,全力补齐短板,大力改善民生,努力促进民富县强、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衡东——~~~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东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将紧紧围绕“五县五化”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着力厚植优势,全力补齐短板,大力改善民生,努力促进民富县强、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衡东——
“五县五化”开启衡东新征程
  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中)调研项目建设

  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右一)调研农业项目

  创新旅游体验形式,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衡东育星小学有效解决城关“大班额”难题

  ■统筹/罗  华   谭珍利   撰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摄影/本报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周 巍

  激情谋跨越,潮涌万象新。

  2016年,衡东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48亿元,是2012年的1.46倍,年均增长9.9%;

  全县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到87.6%,比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2年的19.1∶ 41.8∶39.1优化为16.88∶36.82∶46.30;

  四年来民生投入累计达85.72亿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89%…… 

  一个个耀眼的发展数据,展示着“雄鹰”衡东高飞的速度与力量。衡东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将紧紧围绕“五县五化”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做活全域旅游文章、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一系列的举措为“雄鹰”助力,让其飞得更高更远,开启衡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过去衡东成绩单

  衡东数据

  ▲

  经济发展实现“三量齐升”

  经济总量稳步上升:2016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48亿元,是2012年的1.46倍,年均增长9.9%;公共财政总收入预计达到13.67亿元,是2012年的1.47倍,年均增长10.1%。

  人均均量逐年攀升:预计2016年末全县人均GDP可达36790元,年均增长10.2%;人均财政收入可达2136元,年均增长9.6%。

  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全县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到87.6%,比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衡东荣誉

  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旅游强县”称号,罗荣桓故居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霞流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新塘镇荣获“全国重点镇”称号;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荣获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

  未来衡东新模样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机油泵制造企业

  ▲

  产业结构实现“提质优化”

  衡东愿景

  紧紧围绕“五县五化”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着力厚植优势,全力补齐短板,大力改善民生,努力促进民富县强、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衡东。

  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2年的19.1∶41.8∶39.1优化为16.88∶36.82∶46.30,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衡东路径

  衡东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

  路径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衡东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达标,加大造林绿化力度,5年内造林19.5万亩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8%以上;打造一批森林村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80%。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五年内建设50个美丽乡村,力争85%的行政村基本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路径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让衡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继续巩固和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按照“经营集约化、产销一体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要求,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县。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经济林产业、特色种植和生态养殖,建设油茶林基地30万亩,培育和壮大黄贡椒、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商品基地,力争创建2-3个省部级示范性养殖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2020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突破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创建3-5个国省名优品牌。

  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13个,完成投资额136.83亿元。

  路径三:壮大民营经济规模,让县域经济有生机、有活力、有后劲

  ▲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稳固优势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推进工业往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变。继续做大做强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化工、建筑材料、轻工陶瓷、农产品加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加强园区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年衡东经济开发区建成区达到10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多园”的总体格局,集中力量打造交通产业园、建筑材料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等示范园。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狠抓项目开工率、建成率、投用率,五年内实施重点项目300个,完成投资225亿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100亿元。

  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兴办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不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和转化能力,力争到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以上。

  实施“县城五年倍增行动”,城北片区、河西新区、城东滨水区开发持续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路径四:做活全域旅游文章,让旅游带动城镇兴、土菜火、商贸旺

  充分发挥衡东的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同步带动小城镇建设,拉动土菜产业、商贸物流业发展。

  着力做好山、水、城、乡文章,舞活罗荣桓故居红色旅游龙头,打造县城旅游中心,扮靓氵米 水百里画廊带,重点打造东区罗荣桓精品红色旅游线、北区生态休闲美食旅游线、南区观光体验工业旅游线;力争到2020年,罗荣桓故居景区创评国家5A级景区,新创评国家4A级景区2家,新增星级乡村生态旅游服务区点50家,实现年接待游客78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争创“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强县”。

  充分发挥“中国土菜名县”的品牌效应,推进土菜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高衡东土菜和衡东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到2020年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程度达到50%,培育2-3家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本土电商平台。

  ▲

  民生保障更加进步

  坚持民生优先,四年来民生投入累计达85.72亿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89%。

  路径五: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并稳定在90%以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县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全部建成,中心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成80%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660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6100户,确保全县住房保障覆盖面达20%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五县五化”开启衡东新征程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五县五化”开启衡东新征程 2016-12-06 2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