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门,便看见自己的汽车进退不得,一时又找不到对方车主留下的联系方式……这样的窘境,相信许多有车一族都曾遇到。
近年来,停车难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难题。特别是临时停车,一旦出现需要挪动的车辆驾驶员不在场时,如何联系驾驶员就成为一个难题。面对这一愈发凸显的现象,不少车主选择在车前玻璃处放置“挪车卡”,但也有很多私家车主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不愿公开电话号码。
停车难,挪车更难
11月11日,家住高新区美美花园的市民刘小丽向记者反映,当天清晨,因为孩子学校组织校外活动需要早到校,所以比往常提前了40分钟出门。可是,自家的车却被一辆车堵住了,她围着车子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挪车电话,只好打的送孩子去学校。
“没想到停车难,挪车更难。”刘小丽向记者埋怨道,小区内没有固定停车位,业主们停车都是遵循“早到早占”的原则。最开始的两年,路边停车还比较方便,可是近两年来,就连路侧停车也一位难寻。实在没处停,有车主打起了“歪主意”,直接将车停靠在已经停好的车旁,形成了“双车道停车位”。
对此,常在外应酬的市民张驰也有同感。
一次,他约好客户在环城南路的一家饭店吃饭。可是,当他吃完饭出来后,却发现自己的车被另一辆车堵住了。
张驰第一反应就是寻找那辆车的“挪车卡”。好在对方留下了联系方式,张驰连忙拨打电话。 “你好,师傅,麻烦出来挪下车吧。”虽然自己的车被堵在里面,张驰的语气却十分客气。在他看来,激化矛盾不利于事情的发展。之后他足足等了20分钟,车主才出现且带着一丝不耐烦。
张驰告诉记者,并非每一次挪车都这么顺利。有些车主若是素质低的话,不接电话,甚至不留挪车信息也时有发生。
“122”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挪车求助电话
2016年初,曾有一辆SUV多次撞击路边另一车辆的视频传遍网络,据传事件起因,就是被撞击车主不愿挪车引起。
究其原因,在于城市挪车并无相关管理办法,只能靠“自我协调”。
“你要把车停这,就必须得留电话。”记者曾到我市某家单位采访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为了能让更多的机动车得以停放,该单位的保安除了负责大门的警卫外,还负责帮前来办事的机动车主找地儿,并留下车主的手机号。
该位保安表示,由于单位停车位无法满足需求,挪车早已是家常便饭。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向记者表示,挡人家车的肯定是违规停车,但这种短时间违规的太多了,好多就发生在停车场,交警都不方便去管。
同时,就车多位少这一问题,市交警部门每天都会通过“122”接到大量挪车求助电话。然而,由于车主变更手机号码等诸多原因,处理起来往往事倍功半,同时也耗费了很多时间和警力。另外,交通民警在执勤过程中,对于影响到道路通行秩序的违停车辆,也常常出现联系不到车主的情况,最终需要拖车到场进行拖移处置。
车主信息缺失,便民服务难起作用
为了缓解这一症结,去年年底,衡阳交警公众微信号推出了“微信挪车”便民服务,并向外界发放了1万份 “微信挪车卡”。市民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找到车主轻松挪车。但目前车主微信注册人数较少。
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我市“114”也开启了挪车热线服务。市民可拨打“114”,告知对方车辆号牌,挪车服务专线人员即可联系车主将车挪开,用户双方信息保密。
随后,记者以车辆被挡为由,报出两辆机动车牌号,得到的答案均为“车主未登记”。 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使用‘114挪车服务’的前提是,车主要先主动注册自己的信息。”
与此同时,记者又拨通了95518(中国人民保险热线)挪车服务热线,该服务使用方法与“114”挪车热线相似,也需要车主留下联系方式才可使用。
由此可见,虽然第三方平台可以保证车主的信息安全,但其前提仍是绝大多数车主愿意注册。
“这就需要市民共同去自觉维护和响应,并积极参与到这一便民服务中来。”采访中,市交警支队宣教科民警陈建铁说。不少市民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挪车服务的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以方便大家使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