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嘉林)湖南省政府日前向社会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耒阳坛下乡铜锣制作技艺、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衡阳酃酒传统酿造技艺、常宁南詹正骨疗法、衡山拜龙、祁东祁剧、衡阳丝弦、衡南泉湖二月八等9个项目成功入选名录。至此,衡阳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至21项。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建档记录的非遗项目共有2000多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衡山影子戏,国家级非遗项目有衡阳湘剧、衡阳祁剧、衡州花鼓戏、蔡伦古法造纸技艺、湖南渔鼓5项,省级非遗项目21项、市级非遗项目53项。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工作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