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岁月的河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黄彰任先生的竭力捐赠下,欧阳遇实验中学在衡东县新塘镇奠基成立。至此,这对深情伉俪“孜孜以求,学养深博;艰苦创业,意志坚定;笑对困厄,得失从容;轻蔑享乐,勤俭节约;扶危济困,造福桑梓”的伟大情怀始成欧阳遇实验中学的立校之魂。
校长王勋业介绍,自1986年开始,黄彰任先生先后为学校捐资300多万美元,还捐助了大量的教学实验设备设施、图书等,并设立了师资培养、奖教、助学三个基金会,利息的一部分用于聘请外教来欧阳遇实验中学任教,该校英语教师赴美进修,学生赴美留学,奖励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黄老先生十分关注学校发展,每年都派遣子女来校考察。他的儿女们也不辞辛劳,飞渡重洋,30年始终如一,年年来校考察学校建校办学情况,参加董事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
30年来,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师生风雨同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责任尽之于年年岁岁,把关爱溶之于点点滴滴,把追求现之于平平凡凡。也正是一代又一代欧中人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好传统、好作风,使得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石不断壮大,推动了一轮轮创新发展。
从1986年建校之初的200余名学生、10名教职员工,到如今的3200名学生、232名教职工;从建校之初的黄泥满坡,野草丛生,到如今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从当初的简陋校舍、设备,到如今设施齐备的教育现代化学校;从当初的普通中学,到如今融传统与现代气息的省一级重点中学……
“开办之初,只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学校党支部书记樊杰谈起往昔的岁月,他感慨万千。全校师生挤在一栋学生宿舍里,食堂是临时搭建的棚房,开山平地,挖土奠基,到处是黄土。师生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常要到一二里路外的水井打水送到食堂。尽管如此,吃苦耐劳的欧中人并未被吓到,而是克服困境,矢志前行。
为了绿化校园,学校的前三届学生,每个女生手上都曾有过血泡,每个男生的手上都曾长过老茧,每个同学的肩头都曾红肿。老师们不仅身先士卒参加劳动,还自制教具,自费到外校听课学习……
30年风雨兼程,30年激情跨越。在黄彰任先生一家人的无私奉献与帮助下,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厚爱中,欧阳遇实验中学得以不断地壮大、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发出了不同的光亮,或摇曳如烛,或熊熊如炬,汇聚成了太阳一样的光芒,照亮教育的天空,并不断凝聚着前行的力量。
拨亮智慧之光,熔铸学校品质。欧阳遇实验中学以一贯的清纯校风、严谨教风、求真学风,以及一路传承下来艰苦奋斗精神,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无不闪耀着一股子精气神。在艰辛的征途中,欧阳遇实验中学遵循着黄彰任先生亲自确立的“爱国、团结、勤奋、创新”校训精神,围绕“创三湘名校,育一流人才”的目标,励精图治、发奋进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以素质为内核,以人本为导向,奔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一路风景一路歌。2002年5月,学校被评为“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6月被确认为“衡阳市重点中学”;2004年3月,被评定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6月,通过评估验收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欧中”创造了衡东乃至衡阳教育史上的奇迹。
艰苦奋斗、传承创新,不断铸就学校品牌
学校捐资人黄彰任先生及夫人欧阳遇女士
峥嵘三秩,桃李满园。金秋十月,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迎来了学校的30华诞。
该校是由美籍华人、著名实业家黄彰任先生捐资创办的涉外型学校,其名取自黄彰任先生的夫人欧阳遇女士,系衡阳市唯一由侨胞捐资兴办的学校。1986年动工兴建,1987年招生。
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历届校领导认真按照黄彰任先生“不亚于世界一流中学标准”的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师生们坚持边建校边办学,艰苦拼搏,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完备,一路奋进,一路奇迹。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侨界科技兴湘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二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衡阳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衡阳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等殊荣,并通过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验收。30年来,这所中学培养了2万余名初、高中学生,在各行各业各显风采。
今天,当丹桂的清香飘溢学校的上空,当校园的钟声拂过岁月的虬枝,一群群学子,一拨拨贤俊,闻着萦绕心窝的乡音,循着母乳般的芬芳,共同在母校回溯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重温那一路走过的铿锵歌唱。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对一所立志投身教改大潮的年轻学校来说,却可以在这朵浪花里演绎出多姿多彩、激流澎湃。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在素质教育的召唤下,宽广的绿色空间造就了一方清新美丽的学习圣地,灵活的体制优势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洞开了一扇扇窗,创新的育人机制则为师生铺设了个性飞扬的舞台……
在这里,除了有琅琅读书声、教师讲课声外,还洋溢着悦耳的歌声、开心的笑声、运动的呐喊声。“中学生的学习原来可以这么快乐!”享受着幸福校园生活的欧中学子们无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30年来,欧阳遇实验中学声誉鹊起。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了每个欧中人的血脉中,学校提倡的育人理念是“自觉觉人、学人气质、国际视野”。所谓“自觉觉人”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自觉形成自身良好品行和健康人格,并以此影响身边的人,达成集体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做到“慎独”而不“独善”。“学人气质”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树牢学习价值论:立志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民族复兴之大器;树实学习品质论:严谨、坚韧、探索、创新和快乐学习品质;树高学习能力论:培植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国际视野”就是强化“学而能通”、“学而能用”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性”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里有了全新的释义。德育成长,重在文化的浸润和环境的熏陶,不断鼓励学生在心灵深处形成崇高的精神;智育成长,重在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不断地增强学生向上的精神、兴趣与好奇心,以及理性的应变能力;体育成长,就是塑造学生顽强向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遵守秩序规则的文明意识,而后才是增强体质和健全体魄;美育成长,重在培养青少年尚美的人文情怀,不断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和求新尚美的信念。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当作立校之本,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追求轻负高质,又带给学生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自由驰骋的思想和无限创造力。在广大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作为一所涉外学校,凸显外语特色是其应有之义。为此,欧中人着力做好涉外文章,建设英语教学特色,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充分利用每年有3名外教来校任教和几名老师从美国进修回校的优势,制定了《英语特色建设方案》,有自办的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刊物、英语阅览室和英语广播,有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省级教研课题“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获省一等奖。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奖128人次,高考英语人平成绩名列衡阳市前茅。2007年11月,被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认定为“全国外语教学实验学校”;2008年,学校与美国圣马克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
30年来,该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曾有五届公费上线率居衡阳市第一。已涌现出3名衡阳市理科状元,(分别居当年全省的第7名、第8名、第5名),2名县理科状元,3名县文科状元,有一大批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人大、中国科大等名校。
以人为本、凸显特色,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重成长、兴教研,建敬业精业师资
为品学兼优的学子设立欧阳遇奖学金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教育。”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成功成才搭建舞台,要求老师们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倡导分层发展教师,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学术研讨多个层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并在全校大兴教研教改之风,倡导全员教研、全程教研、集体教研、人人参与、协调合作,激发集体智慧。如今教研教改已成为欧中的一大特色。
具体而言,首先抓好集体备课,改进课堂教学。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按照“钻研教材,提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的流程操作,教师参与率达100%。其次是搭载发展平台。学校现有8个国家、省市级教研课题,每期举行一次优质课大赛,每年评审一次优秀论文,选送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比武。与此同时,加大奖励力度。学校专门制订了《教师获奖奖励条例》和《教师编写著作的奖励办法》,教师获奖(或辅导学生获奖)等都有相应的奖励;同时将教师的教研教改成绩与评优评先、晋级密切挂钩。学校的措施,充分激发了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教研教改取得斐然成绩。近三年学校有三个课题分获省二、三等奖,有6人次在全省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获市级以上奖励97人次,获县级奖励120人次:发表文章278篇,教师独力编写或参与编写的教学辅导等方面的书籍超过了30种。
浓厚的教研氛围,也让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专家型名师。校长王勋业先后获得衡东县教学能手、衡阳市“语文教学十佳”、湖南省优秀教师等十余项荣誉称号;被评选为湖南省优质空间课堂首席教师,湖南省高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有30余篇论文获奖或发表。物理教师董马云,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教研论文5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中物理教辅书33本;参加教学竞赛获省、市奖30多次;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并获嘉奖;辅导学生参加高中物理竞赛,40余人荣获省、市级奖励,其本人受到“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表彰;2014年9月至今一直被选定为衡阳市高三联考命题组核心成员。历史教师成炳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中历史教辅书24本;2012年至今一直被选定为市高三联考文综命题组核心成员;被选评为市历史学科教学带头人……
欧中的学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这么一支高素质、肯负责、有爱心、讲感情的教师团队的引领、陪伴,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