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已收到稿件15篇
本报讯(记者 武孝军)7月15日,本报刊登《中共衡阳市委寄语全市人民 欢迎您参加“迎接党代会,建设新衡阳”问计于民活动》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截至7月19日中午,市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已收到热心市民献计献策稿件15篇。其中经济类3篇、社会类6篇、文化类6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高魁、张新文、颜允臣等离退休老干部于2014年3月发起成立了“衡阳市离退休老干部建设新农村·创建‘小康之家’志愿者工作队”,并在衡阳县渣江镇潭溪村、曲兰镇花桥村开展试点。为吸引更多离退休干部参加志愿者组织,加快衡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位老干部提出了《关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衡阳的建议》。他们认为,离退休干部党性强、威望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多的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他们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大力支持离退休干部自愿参加“衡阳市离退休老干部建设新农村·创建‘小康之家’志愿者工作队”。他们号召全市离退休干部借助这个平台施展才华,带动回乡转业退伍军人、退休教师、退休回乡企业职工等加入新农村建设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衡阳贡献余热。
网友“孤独天涯人”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80后衡阳人,得知市党代会向市民征求意见的消息后,当即发来稿件6篇4.5万字,内容涵盖民生、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市湖湘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周安林撰写了《关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几点建议》,一位刘姓市民撰写了《衡阳历史文化特色价值及建设思考》。
真诚地期待您将您的好计策、金点子整理成文档,以信函的形式寄至中共衡阳市委“迎接党代会,建设新衡阳”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延安路22号市委大院3号楼3324室,邮编:421001);或者,发送电子邮件到市委问计于民活动办电子邮箱:2016xjxcbgs@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