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我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寒冬”,但全市各商(协)会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抱团发展,为会员企业拓展市场、谋求转型打开了新局面。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在“访民企、解难题、办实事、强信心”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商(协)会采取的有效举措,并希冀为我市广大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在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衡阳市温州商会谋划了“做强主业”与“做大产业”相结合、“拉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新思路,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例如:商会内部拆借资金近6000万元,对发展初期资金严重不足且又是集新材料、新技术于一体的中科光电企业进行帮助,用抱团发展的模式,成功将企业推向发展快车道,中科光电即将在澳大利亚上市。
该商会也指出,衡阳作为事业第二故乡,他们都愿意为衡阳的经济腾飞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恳请各级政府对民企发展给予“四放”:认识上“放胆”、发展上“放心”、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在服务上,做到“四多四少”:即多服务,少干预;多支持,少添乱;多办事,少设障;多关心,少指责。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地方产业、资源和环境等优势,又能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激活民营资本,营造经济洼地效应。
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挖掘商机?常德商会紧跟时代步伐,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该商会在会员企业间搭建同业信息交流平台,每家会员都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及时共享,让同行业的会员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信息中寻觅商机,由此延伸企业服务链,给客户提供更多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比如,商会中的房地产企业在信息平台上将自己的楼盘开发信息共享,具有建筑施工、安防监控工程等资质的企业就及时与之洽谈合作,甚至还会延伸到后续的装饰装修工程等服务链。这样,该商会中只要有一家会员企业拿到项目,上下游企业就都可能分享到“一杯羹”。
为促进会员企业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和了解,衡阳市家居协会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该商会长期坚持秘书长和法律顾问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接受会员的咨询和投诉,先后为60多家会员企业10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间接为多家会员企业化解了经济风险,被会员称为行业中的“110”。譬如,去年,我市进行交通秩序整顿,涉及家居行业小货车在市内通行被禁等问题,家居商会及时与市政府、市交警支队多次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并打包式为40多家会员企业办理小货车市内通行证,既节约了企业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又解决了家居企业在市内送货问题。近年来,该协会深入会员企业了解困难和问题,积极帮扶企业走智慧经营、科学经营、抱团经营式发展路线,让整个衡阳家居行业逐步摆脱低迷状态,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5年底,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已突破25家,相比2006年增加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