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设工程要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
本报讯(记者 谢小青) 第五代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地震区划图)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记者昨日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根据新一代地震区划图要求,衡阳一般建设工程均须按基本烈度6度设防,涉及区域为全市所有城区和乡镇,实现抗震设防全覆盖。
按照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须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进行抗震设防。
不设防地区升级为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并不意味着我市地震风险增大。而是说,为了让我们的建筑物更坚固,更能防震、抵御灾害,所以提高了防震设计标准。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抗震设防是减少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不设防地区,一百年的建设成果可能毁于一旦。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油气管道、高速铁路等重大和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地震区划图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的建设工程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防震设计。地震波本身对人不造成伤害,地震波引发的地面破裂、塌陷,建筑物倒塌以及其他的次生灾害才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只要抗震设防做好了,建筑不倒塌,地震来了也不怕。
由于各地地震风险程度不一样,新一代地震区划图还提供了每个乡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映谱特征等地震动参数,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需要参照地震区划图进行建设。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显示,我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0.05g。
0.05g是什么意思?根据震级、烈度与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对应关系表,0.05g对应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涉及从选址、设计、施工到监理、验收的全过程,各级地震、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也将组织开展本行业抗震设防相关地方标准的修订工作,与新区划图成果相衔接,科学指导本行业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提高1度进行抗震设防,甲类建筑要做专门的研究来进行抗震设计。如果没有达到抗震要求,工程将无法通过验收,相关部门也将进行处罚。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提高地震预警能力,2015年8月国家启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拟利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由5000余个地震台站组成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实现全国性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功能。其中,我市要布设10个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其中城区3个,县(市)7个。新建的10个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有8个设在当地气象台,并将充分利用气象台的信息传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