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现供职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笔者认为,关键要培植共同的理想信念、培育时代的民族精神、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一、突出主题,着力培植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当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内部、不同文明、不同个体之间的和谐共生。
因此,贯彻落实《纲要》,首先必须从培植公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入手,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上来,切实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追求之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利益关系的调整。
二、把握重点,着力培育时代民族精神。贯彻落实《纲要》,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促进和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这样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才能得到肯定。
具体说来:一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代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精神,进行融汇、提炼、升华;二是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博采众长。既能反映改革开放等时代特点,又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永葆生机活力;三是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四是要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积极倡导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鼓励人民用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谋求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夯实基础,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纲要》,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一是要建立健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为营造一个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做出自身应有的奉献;二是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在全社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友爱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三是要努力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班组等一列文明创建活动。
四、务求实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化,培养科学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情操;其次要抓好学校主阵地,教育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要抓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这个重要窗口,确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第四是要抓好社会这个大课堂,动员社会各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把各类形式的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使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完美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