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作为科主任的陈君,他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开机,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随时待命,为“心病”患者解除痛苦
  ■本报记者  陈书云

  初识陈君是在去年12月的一天。后来了解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微创手术每年有600多例,以优质服务为众多“心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便产生了采访陈君的想法,但总是因为他太忙而作罢。

  近日,终于有机会见到了陈君。

  陈君告诉记者,科里70张病床常常住得满满的,每天都有手术,手术至凌晨三四点也是常事。

  作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君的手机24小时开机。

  2014年除夕的前一天晚上,陈君在被窝里被电话吵醒,他马上起来,顶着寒风赶往医院,抢救一个主动脉撕裂的患者。

  陈君称,该患者因主动脉撕裂导致左肾没有血供,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风险性极高。陈君与心血管内科专家全昌发、何勇决定,哪怕有一线希望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抢救患者。他们密切配合,为患者行“主动脉带膜支架植入术”,2个小时后手术完成,患者转危为安,不久,痊愈出院。 

  陈君说,心梗发生时,患者胸口就像被一块巨石压着,喘不上气。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疼痛,有濒死感,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临床统计,约有1/4的心梗发生时没有典型症状,有些人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胃疼、消化不良、左手小拇指麻木、嗓子疼等,且疼痛时间只有几分钟,容易被忽视。陈君建议,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有心梗家族史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要格外警惕,尽快就医。

  去年七月,一位90岁高龄、有多年冠心病史的老太太,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已经衰竭,病情危重。陈君为老太太检查后发现,老太太身体基本条件不好,年纪太大,手术有很大难度。可家属一致要求为老太太手术。经过周密准备,老太太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老太太很快恢复,活动、睡觉跟常人一样了。

  陈君说,病窦综合征是“心病”的一种,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2012年底,平日身体很好的陈大爷觉得头晕,浑身没有力气,在家人陪伴下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心率仅为每分钟20次~30次,诊断为病窦综合征。陈君带领专家团队为患者手术,先在右肩部锁骨下中央部位穿刺,通过穿刺的小口将起搏器的电极置入心脏的合适部位。通过起搏器将信号传给电极,从而带动心脏跳动,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陈君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有头晕、无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随时待命,为“心病”患者解除痛苦
进入冬病夏治最好时
简 讯
“内外兼修”,既为患者治病又留住美丽
中医药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启事
夏天要如何吃姜才最好?
图片新闻
任劳任怨,对待病人如亲人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随时待命,为“心病”患者解除痛苦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