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任务

  “L”型、“U”型、“V”型、“W”型……经济走势如何,有多种用大写英文字母的描述。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介绍,“U”型是指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在底部运行相当一段时间后,出现强劲反弹;“V”型是经济增速明显下降,触底快速有力反弹;“W”型实际上是出现了反复的“V”型;而“L”型是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后,在一定增速上基本保持平稳运行。

  “‘L’型的判断告诉我们,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内外环境变了,速度调整是必然的、正常的,这不是一两年的事。一方面中国经济当前面临很多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潜力大、韧性足。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开局平稳。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6.5%至7%,“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是年均增速6.5%以上。回首过去,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最后一次达到两位数、2011年回落到9%平台后,从2012年开始在7%平台上平稳运行、缓缓下行,2015年三季度开始回落到7%以内。

  “‘L’型走势的判断符合企业经营实际。”近期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当前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等投资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行的压力没有改变。

  “L”型走势并不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速运行在一条直线上。专家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从大趋势上看,进入在合理区间平稳增长阶段,但短期内出现一些小波动是难以避免的,要保持淡定。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海内外十分瞩目。权威人士近日明确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 ,而 是“L”型走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释放出哪些经济信号?

  A

  经济将在合理区间平稳增长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四川绵阳的川汽集团汽车生产基地(2015年6月15日摄)。■新华社发

  面对“L”型走势

  应保持定力

  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B

  宏观政策稳定不会摇摆反复

  经济运行平稳,宏观经济政策自然不会出现大幅摇摆和反复。

  “不能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好转而掉以轻心,不必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回落而惊慌。宏观政策要稳住,既向市场发出可以预期的明确信号,又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对于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已作明确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近日公布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

  “我们需要适度的需求管理以防止经济失速,但不能理解成新的刺激,否则会导致调结构出现反复。所以要发出明确信号,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市场误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风险正在冒头,这时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尤其谨慎。蔡志洲说,目前不少企业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经较重,宏观政策要以稳为主,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更加注重以改革的办法化解深层次矛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要与旧的思维模式和方式告别,要增强定力着眼长远。

  专家说

  “L”型走势的预判,实际上也在警示我们,中国经济的出路是,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近期钢材价格的回升,部分落后钢铁产能“跃跃欲试”,钢铁行业去产能面临考验。

  “虽然当前钢价上涨,但原材料燃料价格涨幅更大,形势依然艰难。‘L’型走势的判断提醒钢铁行业,要坚定不移地去产能、降成本,才能适应新常态,提高效益。”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贵平说。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柳钢坚持调结构、降成本,今年一季度盈利超过8000万元,成为国内钢铁行业中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

  张立群说,经济“L”型走势,实际上是形成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定的倒逼压力。因为调结构是痛苦的,如果企业在高增长中过得舒舒服服,就不会有调结构的动力;但如果企业被困难击垮,也就失去了调结构的主体。而“L”型走势,一方面保持稳定的必要的经济增速,使企业有起码的财力投入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又给企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倒逼企业苦练“内功”。

  下坡路会越走越快,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则异常艰难。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每一项任务都非常艰巨,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代价。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充分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各级政府也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给有困难但又有条件的企业以帮助和支持。

  “未来几年困难会比较多,要做好艰苦努力的准备。”张连起说,不能因为当前有些指标好转就认为“三去一降一补”可以松口气了,否则前功尽弃。

  行百里者半九十,结构性改革的大幕刚刚拉开。张立群等专家强调,当前要在稳定宏观政策、稳住经济增速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咬紧牙关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质量效益的飞跃打造新的“发动机”。

  (综合新华社)

  不能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好转而掉以轻心,不必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回落而惊慌。宏观政策要稳住,既向市场发出可以预期的明确信号,又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

  

  我们需要适度的需求管理以防止经济失速,但不能理解成新的刺激,否则会导致调结构出现反复。所以要发出明确信号,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市场误读。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

  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L”型走势,不管是宏观政策取向,还是微观应对,都应保持必要的定力。

  保持定力,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主动适应客观形势。首先在宏观政策上要稳住,避免出现短期化行为和不适度的对策。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唯有牢牢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经济工作的主线,才能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保持定力,还应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每一项任务都十分艰巨,都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各项改革任务、措施严格落到实处,杜绝改革轮子“空转”。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从来都是改革发展的大敌。“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这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只有充满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图近功至恒远。 

  “L”型释放出哪些经济信号

  经济学家解释中国经济运行为何不可能是“U”型、“V”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有地方仅几十人报名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 2016-05-13 2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