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邓润青 通讯员 李涛 肖海涛)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廉政谈话为切入点,坚持“三必谈”,即上任前必谈、有苗头必谈、履责不力必谈。通过谈话指出问题、进行提醒、提出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谈话提醒500余人次,提出整改建议400余条。
为充分体现“全面从严”的要求,我市将任前廉政谈话的对象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扩展到“更大多数”。今年2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分别对20余名新提拔的科级干部进行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开展观看廉政微电影、递交廉政承诺书、当场作表态发言、接受赠送廉政书籍、谈心谈话等一系列活动,着实让这些上任“新官”感受到“震撼与鼓舞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
谈话最多的还是提醒警示。去年1月,祁东县风石堰镇林业站3名负责人参加晏家村低保工作评议会后,每人领取了村委会发的1包香烟和40元“误餐费”。该县纪委得知后立即对3人进行了约谈,3人的认识由最初的“小题大做”转变为“小错也能酿大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