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是神农创耒之地、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林业资源丰富,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市),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速生丰产要林、用材林、油茶林、竹林商品生产基地县(市)。
然而,耒阳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湖南”的要求,将“森林城市”作为下一步的目标。
在省林业厅的精心指导下,2014年底,耒阳市启动了“创建园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阳”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掀起了一场消灭裸露宜林荒山的歼灭战——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林业工程为重点,狠抓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大力推进油茶、南竹等林业产业发展,各项林业指标大幅提高。
去年,该市的造林面积合格率达99.1%,抚育合格率达93%,造林绿化工作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成林”。为将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建设好,耒阳市实行高位推动,成立了消灭裸露荒山工作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由该市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市级领导全员参与,包山头、包地块带头办点示范。各职能部门、乡镇办事处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
根据造林绿化进度,该市多次召开了现场调度会、乡镇领导约谈会,不定期约谈进度较慢的乡镇办事处主要责任人,既推介先进经验,又加强后进督查。每周一、三、五通过《耒阳手机报》,对各乡镇办事处的工作进度予以通报,该市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把每周四作为消灭宜林裸露荒山工作督查日,安排专门督查组到各乡镇实地督查。
同时,执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实行任务和技术“两个包干”。任务包干即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交办的造林绿化任务。各乡镇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将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到村组和具体责任人。
技术包干即将造林成活率与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待遇挂勾,对成活率未达到85%以上的,追究技术人员责任。林业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技术培训,向造林公司、大户传授植树造林技术;每到造林季节,技术人员全部下派到乡镇、村庄、山头,手把手指导植树造林。
树种好了,还得严抓管护抚育,确保成材成林。
为此,耒阳市严把森林采伐审批关,尤其对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两旁等重点地块现有林木实行限伐,减少采伐量,近三年该市仅采伐林木3000立方米,低于省分配指标。在严守森林防火底线的同时,该市还设立了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乡级公益林管理机构41个,村级管理机构442个,与管护人员签订了管护合同,将公益林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由于管理到位,该市还因此获得全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先进单位。
近年来,耒阳市还大力推广林下种养、以耕代抚方式,不断提高抚育管理质量,共造林绿化23.57万亩,完成补植补造5.33万亩,其中完成“四边”宜林荒山造林6.2万余亩,通道绿化260公里,完成老油茶林垦复15万亩,南竹垦复2万亩,新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顶层规划,科学绘好一张生态图
按照消灭裸露宜林荒山的工作要求,2014年,耒阳市对各个乡镇、逐个山头进行实地勾图,全面具体地摸清了全市裸露山地详情,并绘制了表格、图像。
通过摸底发现,受冰冻、干旱、病虫害、火灾以及矿产开发等因素影响,截至2014年,耒阳市有裸露荒山37.3万亩,到2015年下降至29万亩,但绝对数量在全省各县(市)中仍是最多的。
如何尽快绿化裸露山地,是该市林业工作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要正视落后实情,并科学编制规划,明确造林目标。”耒阳市相关负责人话语铮铮。
根据区位条件、立地条件、生态状况等实际情况,2014年底,耒阳市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园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阳”的决定》、《“森林耒阳”年度建设工作方案》以及《耒阳市林业“十三五”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彻底消灭境内裸露宜林山地,到“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据悉,这些规划结合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突出生态建设,在年度实施方案中绘制出造林小班设计图,结合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按照适地适树、良种良法等原则,将造林树种、技术要求等明确到每个造林地块、造林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