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传工作是无形的“生产力”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靖

  宣传工作,生产力。

  表面看,两者一“虚”一“实”,似乎毫无关联。实际上,意在行先,宣传工作做得巧妙,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船山故里·国学飘香”开枝散叶立体发声;“文明创建大擂台”PK对决全民参与;“全民广场舞大赛”优中选优斩获全省佳绩……去年,以“讲好衡阳故事,发出好声音,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工作思路,全市宣传工作频频创新,初步形成了文明之力、国学之力、引导之力、文艺之力等“无形生产力”,在“铸魂”、“塑城”、“育人”、“兴业”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较好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我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船山故里·国学飘香”及“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等经验被人民日报推介;“英雄警察”吉湘林被列为全省重大先进典型,徐守盛、杜家毫等7位省领导先后予以批示,并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翻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卷,亮点闪耀,催人奋进。

  以文明之力提升城市品质

  从2015年6月开始,“文明创建大擂台”成为衡阳越来越热的词语。

  线下,以“文明创建大擂台”为主题的“衡山论剑”,在城区之间、园区之间、街道之间以及各单位之间展开真刀真枪的PK;线上,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APP手机客户端等媒体立体推动,形成一波接一波声势浩大的互动传播浪潮。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的“文明创建大擂台”活动进行了60余台大PK,吸引了10余万市民参与,收获了100多万人次点赞,以这一特色活动为载体,不仅使“文明创建”深入雁城千家万户,更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其中,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我们这座城市添彩加分。

  去年,市委市政府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后,围绕“创建”,我市层层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知识竞赛,持续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网络等“四大文明行动”及“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文明风尚。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通过创建“文明示范社区”,雁峰区幸福社区、石鼓区牛角巷社区、珠晖区服务里社区、蒸湘区太平二社区、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祥光社区等示范社区脱颖而出。

  纪念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活动、湖南省第四届义工高峰论坛、“文明创建 党员先行”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近70万人,数量居全省前列。

  街道变整洁了,建筑变美观了,社区变漂亮了,行为变文明了,城市有气质了——在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推动下,文明之风劲吹衡州大地。

  衡阳,正大步向文明城市迈进。

  以国学之力浸润百姓心田

  每周吸收“国学”养分,是越来越多衡阳人的“必修课”。

  从2015年3月17日起,每周都会有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登上“船山故里·国学飘香”讲坛,为市民带来一份传统文化的“大餐”。

  对于“船山故里·国学飘香”而言,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市地名委员会特邀专家邹鲁军既是专家,也是“粉丝”。

  2015年4月18日和11月21日,他在市图书馆和市广电影视中心分别开讲“古今风雅说地名”和“衡阳巷名趣谈”,与市民分享衡阳地名的由来与历史,彼时,他是国学的讲授者; 2015年7月28日晚,他在市广电影视中心聆听“国学经典吟诵会”,感受传统诗文与现代舞美、灯光、音乐的碰撞,此时,他又成为国学的聆听者。

  在讲授者和聆听者之间“切换”,这让本已是国学专家的邹鲁军也感觉受益不少,“静下心来,聆听一场国学讲座,你会发现,国学其实很有趣,文化一点都不‘苦旅’。”

  “船山故里·国学飘香”讲坛开办后,很快培养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营造了“知我衡阳、爱我衡阳、赞我衡阳”的良好氛围。

  主讲坛高潮迭起,“小课堂”也异彩纷呈。

  “大讲坛基层行”把讲坛搬到田间地头,把国学经典“讲”到群众家门口;石鼓区在社区管理中引入国学精神,倡议“居住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奉献在网格”的社区“和文化”;珠晖区东风街道玄碧塘社区段元干、陆少莲老两口,退休后办起了社区老年艺术团,将国学故事贯穿于歌舞、吟诵、小品中,传为佳话;大三湘油茶公司员工每日学习《弟子规》《孝经》等国学读本,工作自觉性大大提高。

  此外,还有互联网+国学论坛、国学经典吟诵会、历史名曲鉴赏、国学礼仪展示等等,众多国学学习平台的不断创新和发力,点燃了全民“学国学”的蓬勃热情。

  “船山故里·国学飘香”这张文化新名片,正越来越亮。

  以引导之力凝聚各方力量

  一座城市,需要精神的力量来彰显城市的张力。

  “英雄警察”吉湘林、邹氏祖孙三代百年义务送水……一串串闪光的名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讲好衡阳故事,聚焦优秀典型,就是传播主流价值,启迪心灵智慧。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四个全面与衡阳发展”、“核心价值观在身边”、文化创客等20多个主题,我市先后策划推出了“英雄警察”吉湘林、“邹氏祖孙三代义务送水”等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推出“衡阳抗战故事会”,邀请抗战老兵深入各地各单位主讲了抗战老兵的英雄故事40余场,弘扬了正能量。

  在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下,我市先后有16人进入2015“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1人正式入选,另外,“邹氏三代义务送水”的故事,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推介,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注意力”就是潜在的财富,在现代社会强大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眼球经济”空前活跃,而宣传工作担负的树标塑形职能,与“眼球经济”恰恰不谋而合。

  去年,我市积极邀请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江河万里行》《东方主战场》等栏目组来衡,拍摄制作了《访寻衡东土菜》《抗战记忆》《水畔渔家,印山竹海》《美丽湘江,寻味衡阳》等反映衡阳历史人文的纪录片,并陆续在央视播出,对提升衡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挖掘衡阳旅游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重大典型同声相和,外媒聚焦声名远播。衡阳,正以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凝聚起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以文艺之力丰富市民生活

  衡阳人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从不单调。

  如果你是大叔大妈,各大广场上的广场舞队伍生龙活虎,随时欢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是足球或篮球高手,在平湖公园体育场能一展身手; 如果你有文艺天赋,“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会为你搭建表演的舞台;如果你爱好书法美术或者摄影,还可以参加“欢乐潇湘·美丽衡阳”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活动;“黄金周”即使你不出去旅游,也能在衡阳找到乐子,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让你乐不思蜀。

  去年,我市以“文艺”为切入点组织了风格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去年8月启动的“欢乐潇湘·美丽衡阳”全民广场舞大赛席卷我市七县五区,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广场,从“00”后到年过五旬的大妈,800支参赛队,近100场比赛,100多万衡阳市民关注并参与,全市广场舞爱好者自编自导,把欢乐融入歌声,把幸福跳进舞步。

  去年3月27日启动的“欢乐潇湘·美丽衡阳”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由群众“挑大梁”, 24万人次直接参与活动,其中进入初赛三项作品达2080幅(件),入选市级展览作品195件,入选省级参展作品45件,6件作品获省级一等奖,在全省位居第二。

  艺术“上门服务”,在衡阳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市文化活动中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充分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目的。

  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剂”,衡阳日渐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以五大要点带动今年工作

  3月7日,一个名为“文明雁城”的微信公众号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其发布的《传播正能量!雁城街头遍布“红马甲”》等与文明创建相关微信,在微信朋友圈获得了广泛转发。

  记者注意到,在《衡阳市2016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中,“推出‘文明雁城’微信公众号”是其计划中的诸多工作之一。

  “事实上,不少工作正在或正准备开展。”市委宣传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2016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将在五个方面发力:

  ——理论武装要凝心聚力。我市将突出中心组学习这个龙头,用好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这个抓手,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围绕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时间节点,突出价值引领,弘扬时代精神。此外,还将组织开展第四届道德模范暨“身边雷锋·衡阳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弘扬正能量。

  ——文明创建要精准发力。“文明创建大擂台第二季”将展开PK;“学文明礼仪、赢微信红包”等互动性强的活动也将开展,引导市民参与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系列活动将实行一人多讲、一题多期、多媒体传播,并将优秀讲座视频纳入全市干部在线学习内容。

  ——新闻舆论要正面给力。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全面小康看衡阳”、“项目建设”、“精准扶贫”等主题新闻战役;精心制作《新衡阳、新家园》、《大美衡阳》等外宣品,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媒体融合上,将扩容提质“衡阳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精心包装好“掌上衡阳”、“时刻衡阳新闻”等客户端,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文化小康要持续加力。提前谋划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策划举办国际性船山学术高峰论坛;修缮来雁塔、珠晖塔、船山书院;邀请知名艺术家重点创作影视剧《衡阳保卫战》《女游击队长》、音乐剧《一塘清水一塘莲》等艺术作品,冲刺全省“五个一工程奖”。

  ——基层基础要形成合力。在全市铺开农村广播“村村响”,加快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组织基层宣传专干参加全省“千人培训计划”,推进“五个一人才工程”和“文艺人才五十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宣传文化人才队伍。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十三五”大幕已经拉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将奏响拼搏奋进的最强音,为衡阳的改革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上接第一版)按照这一生态建设思想,蒸湘区近年来打造城市小花园和绿化亮点40余处,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20余个。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4.72%增长到17.9%;雨母山和呆鹰岭堰头合计近17公里的郊野型绿道已具雏形,吸引了许多郊游爱好者前来骑行、徒步。

  对于造林,蒸湘区重点突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道和铁路两侧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00米范围内的裸露山地,完成造林1600亩;在岳临高速蒸湘段道路两旁已完成了10.1公里的桉树、夹竹桃、柏树等生态景观树种植;在雨母山镇东梓路、竹灵路和呆鹰岭镇呆石路造林38公里,栽种樟树和杜英4500株。对全区现有的12089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细分到户,切实加强了公益林的管理力度。同时,采取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封山护林、育林等绿化措施,确保了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造林效果。此外,还利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在雨母镇黄花村和竹雅村分别创办了300亩科技造林示范基地,培育桂花、樱花、银杏、红叶碧桃、垂丝海棠等珍贵树种;借助植树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活动,调动全区人民造林的积极性,每年义务植树近7万株,全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

  全域公园化

  书写宜居梦

  蒸湘区采取主要领导驻点示范带动的方式,分4个片区致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示范片。灵山、黄花、堰头、东阳、竹雅等一批省、市级美丽乡村脱颖而出,基本形成“一村一亮点”的特色景观。2015年5月29日,衡阳市乡风文明暨文明村镇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该区召开,与会领导和代表高度赞扬了蒸湘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成就。

  2015年11月24日,湖南省新农村建设考核验收组,在考核蒸湘区雨母山镇东阳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成效时,一致认为东阳村“自然生态美、生活幸福美、创新理念美、文化和谐美”,东阳村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以新农村示范片为引领,蒸湘区全面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对宅旁、路旁、水旁的空地“见缝插绿”,种植树木35万株,村庄空地绿化率达80%以上,建成43公里绿化通道,全区初步实现“全域公园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宣传工作是无形的“生产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
祁东智能指挥走在全省前列
严查坑农害农行为
去年我市新增 规模工业企业153户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宣传工作是无形的“生产力”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