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主修钢琴专业的王莎莎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先是到贫困地区支教了两个月,后进入一所公立小学任教。2014年3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学校的稳定工作,揣着教师资格证和钢琴十级证书踏上深圳的列车。在深圳无亲无故的王莎莎,一天中应聘了6家单位,后在深圳市青少年宫找到心仪的工作——教钢琴。几个月之后,虽然收入还不错,但她觉得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年11月底,王莎莎毅然回到衡阳。
回到家没几天,就有两个邻居找到王莎莎,想请她带一带孩子的钢琴课。王莎莎用家里那架已陪伴她多年的钢琴,只教了孩子两节课,他们就有明显的进步,邻居很是高兴,一位邻居当即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架钢琴。看到孩子的进步,王莎莎也倍受鼓舞。在左邻右舍的口口相传中,后来又有10多个孩子来找她学琴。可是家里的场地毕竟有限,很难满足需求。
2015年春节刚过,王莎莎与父母商量筹建一家琴行,专门系统培训钢琴。在父母的帮助下,她投入12万元,在珠晖区某小区租下一套140平方米的居室,并购买了三台钢琴,还招聘了两名志同道合的姐妹。2015年3月,王莎莎的琴行正式对外招生。
“万事开头难,但我没想到会有那么难。也许是家长们看我太年轻,根本不相信我能教好钢琴,真正咨询学琴的却很少。”说起刚开始在各个学校门口介绍自己琴行时的尴尬,王莎莎唏嘘不已。王莎莎把招生广告印在袋子上,只要有人用到袋子,琴行的招生广告就会在哪儿出现。“即使有一个孩子因为看到广告来联系我,就算成功了。那段时间,我天天盯着手机,特别期待有人打我的电话。”王莎莎笑着说道。
不久,果然就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王莎莎很高兴。她承诺:第一节课免费让孩子上,如果不喜欢绝不强求。王莎莎凭借10多年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让孩子们上了一节课后,就开始喜欢上了钢琴。就这样,琴行慢慢打开了局面。现在,该琴行有40多个孩子在学琴,还有6名全职老师。
“在我心底,这几位老师就像是姐妹一样,不存在老板、员工之分。招聘时,我就开诚布公地向她们说出了自己是因为热爱钢琴,想把钢琴音乐教给更多的孩子。希望大家能够把教琴当成事业来做,而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王莎莎如是说。
琴行每两个月就在举办一次音乐会,王莎莎让所有学琴的孩子都来表演,还邀请家长前来观摩。她说:“举办音乐会,一方面是检验每位老师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竞赛氛围,培养孩子们在台上的从容态度。”
除此之外,王莎莎也抽空到大城市观看大型的钢琴比赛和钢琴展览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2015年11月,她参加了上海的钢琴展览会,并投入25万元与德国某品牌钢琴达成了衡阳总代理的协议,当月她就卖出两台钢琴。
由于琴行辐射的范围有限,现有的琴行很难进一步发展。2015年12月,王莎莎想在高新区学校集中的地方,拓展一家分行。可是,手头资金紧张,让她很是着急。刚好,有天她看到本报《人社周刊》宣传的创业贷款政策,于是就向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咨询相关政策,并按规定提出了申请。不久,王莎莎就获得了1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利用这笔贷款,她迅速与高新区某楼盘谈妥了场地,并进入了装修阶段,预计今年3月份将开始招生。
采访行将结束时,王莎莎对记者说道:“期待将来在衡阳,有更多的孩子爱上钢琴音乐。”
王莎莎(左)指导小朋友练习钢琴曲
创业贷款 点亮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