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9岁的欧岳峰来自常宁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6年,欧岳峰顺利进入我市某服装厂工作。可上班还不到两个月,工厂就因效益不好而面临困境,这也让年仅23岁的欧岳峰首次体会了生活的无常。下岗之后,为了谋求生计,欧岳峰不得不南下打了几年工。之后,他卖过服装,做过家饰,经营过冷饮制作等小生意,都没有什么起色,但这些并没有“浇灭”欧岳峰的创业热情,反而让他越挫越勇。2011年,欧岳峰敏感地发现:在沿海城市,因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快餐业比较发达。而此时,衡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且正在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加之快餐行业刚刚兴起,发展空间很大。在对广州、深圳一些品牌快餐店进行摸底和考察后,欧岳峰便着手寻找、装修门店,引进设备,聘请人员。同年10月,欧岳峰多方筹资投入60万元的快餐店,在解放大道繁华地段热闹地开张了。
“店子开张没多久,我母亲就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为了照顾母亲,那段时间,我在医院和店子之间来回奔波,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身心疲惫,几乎要放弃快餐店。”说到这里,这位在商场上几经挫折都不愿轻易低头的硬汉子,眼眶有些湿润。“母亲病重后,我经济负担陡增。多亏了我的一帮好员工,在了解我的困难后,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帮我分担快餐店的许多工作,才使我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欧岳峰告诉记者,自己把员工当作兄弟姐妹,员工也把他当成家人。他经常与员工一起分享创业经历,并鼓励他们与自己一道创业。
2012年,面对一直不温不火的生意和风起云涌的快餐行业带来的冲击,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欧岳峰决定对店面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但这需要一大笔资金。正在欧岳峰为资金问题犯愁的时候,他偶然从《衡阳日报》“人社周刊”上得知了小额担保贷款这项惠民政策,便马上向市人社局咨询并申请办理了相关手续。不久,欧岳峰如期贷到了20万元贷款。正是这笔贷款,使欧岳峰的快餐店焕然一新,生意也明显好转。前不久,他提前还清了全部的贷款。
如今,欧岳峰的快餐店的生意不仅日益兴旺,还为包括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大学生在内的2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欧岳峰正打算再次向市人社局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联合办公室申请贷款,并借助这笔资金实现“连锁经营”梦想,同时建立电子化经营模式,让更多的衡阳人享受到更优质、便利的快餐服务。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建平 钟 晴 通讯员 梁新成 实习生 肖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