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850万立方米水
救了1.6万亩稻田
  本报讯(驻衡阳县记者 王勤)“多亏石狮堰水库科学放水,我们村的水稻才没受到旱灾影响。”8月15日,衡阳县渣江镇洪冲村党支部书记凌受益看着清清渠水流进村内田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石狮堰水库是衡阳县一座中型水库,其干渠总长15公里,13条支渠总长45.5公里,承担着灌溉渣江、三湖、石市3个乡镇19个村的16000余亩稻田的灌溉重任。遇到干旱年景,灌区内特别是尾灌区的农田大多失收。今年5月,根据县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是个大旱年。为防止灌区内农田免受旱灾损失,该水库管理所按照市、县防指的统一调度安排,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决定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为抗旱积蓄较多水源。今年,该水库蓄水量达850万立方米,比平常年间多蓄水100余万立方米。

  旱情发生后,根据县防指统一调水安排,石狮堰水库从6月20日起开闸放水。如何维护用水秩序,避免争水纠纷发生,成为摆在该水库管理所面前的一大难题。为实现科学放水,确保灌区内19个村的16000余亩农田全部得到有效灌溉,6月17日,该水库管理所所长罗纲要将所里研究制定的抗旱预案分别向3个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并挨家挨户找到19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详细询问旱情。哪个村有多少亩水田,几亩田脱水,几亩田开坼,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制定科学放水对策:19个村用水实行统一管理,每天按计划轮流进行灌溉;先下游,后上游,错开上下游用水高峰;先旱情严重的村,后旱情轻微的村;受旱面积多的村安排灌溉时间长,受旱面积少的村安排灌溉时间短。8月9日下午6时,第三次轮到尾灌区的石市镇石狮村、渣江镇荷溪村及洪冲村放水灌溉农田,900多亩稻田,6天内全部顺利灌水。

  干群上渠送水,确保灌溉有序进行。近两个月时间,该所取消节假日休息,所里除留下一名值班备勤人员和一名食堂工友外,其余所有工作人员成立护渠送水工作队,自带劳动工具和防暑药品坚守抗旱一线,上渠道为灌区群众护渠送水。对护渠送水工作队,该所严格实行“三定四包”责任制,即定渠段、定责任、定人员,包渠道内障碍物清除、包护渠送水压上游保下游、包渠系防险加固涵洞堰闸合理使用、包矛盾纠纷及时调处,要求他们积极配合乡镇干部及受益村群众,全力做好护渠送水工作。8月13日下午4时许,正在渠道上巡查的罗纲要行至渣江支渠新锦村地段时,发现该段渠道穿孔,其直径将近一米。发现险情后,罗纲要迅速召集护渠送水工作队员商量险情处置对策,并将险情电话向渣江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报告,寻求支援。随后,该所工作人员与抗旱抢险分队一道处置险情。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险情得到成功处置。

  在干群的齐心协力下,今年该水库灌区内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的初衷,灌区内也从没有发生一起争水用水纠纷。到目前为止,该水库仍库存200余万立方米蓄水,16000余亩农田将继续能得到有效灌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县改种补种秋季作物1.28万亩
“一把手”讲廉政党课 评比揭晓
66个重点项目助推衡山“全面小康”
扎根农村 服务农民
工商局请消费者“找茬挑刺”
为了那份庄严的承诺
衡山迅速开展灾后农业生产
850万立方米水 救了1.6万亩稻田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850万立方米水
救了1.6万亩稻田
2013-08-26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