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就是最坚实的堡垒
面对多年不遇的大旱,党组织带领党员奔赴抗旱主战场,奋战在抗旱救灾的最前沿,与群众一起劳动,一起吃苦,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在高温酷暑中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
宣传战线各单位在自身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0万元抗旱帮扶资金送往白莲镇,帮助购买大功率抽水设备5台,购置抽水管道近千米,初步解决该镇大部分受灾农田灌溉问题;县财政局抗旱工作队深入荣桓镇船湾村,通过单位资助和村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资10万元,铺设水管580米,安装各型水泵近30个,该村已实现100%有效灌溉;草市镇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生产自救,目前已累计投入15万元抗旱自救资金,重修电排5处,疏通渠道8公里,使旱情得到很大程度缓解;甘溪水轮泵水电站主动落实“弃电保灌”的工作要求,2个月未发一度电,库存水及时用于灌溉,8个乡(镇)的7.6万亩农田有了“救命水”。
面临绝收的农田上,飘扬着“党员先锋队”的旗帜。县电力公司组建了10多支党员抗旱保电小分队,对旱情严重的村组主动上门检查低压电力线路,确保抗旱设备的正常运行;县环卫局组织“党员抗旱专班”,负责驾驶洒水车给受灾严重地区送水;县农业局也派出数支农业技术服务队,分赴各受灾严重地区,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抗旱剂和保水剂,适时喷施叶面肥,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党员就是最无畏的战士
“平常时能看出来,关键时能站出来,危难时能豁出来”,在与“旱魔”搏斗的战场上,衡东的党员干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无私的爱。
建造于60年代末的红旗灌渠,因年代久远,渠道渗漏较为严重。红旗灌区管理所所长赵水秋身先士卒,带领该所党员职工,连续60多天在33.6公里长的渠道上进行巡护,排除隐患,群众自发送去水和食物,表达感激。
回首衡东县干群一个多月的抗旱足迹,一个个动情的瞬间令人难忘,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鼓舞人心。抗旱救灾俨然成为衡东县加强群众工作的主抓手、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推器、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引擎。县、乡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衡东的抗旱救灾工作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