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宁市遭受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尤其进入6月,旱情快速蔓延,降水量严重偏少。面对严峻形势,常宁市电力局立即安排部署,以市局为中心,各供电所成立抗旱服务队,围绕抗旱保民生,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待命,主动帮助广大农户解决抗旱临时用电问题。凡是接到农户抗旱保电应急请求,1个工作日内完成抢修送电。
抗旱以来,常宁出动保电抗旱服务队300余人次,抢修150余次,基本保证农田灌溉用电。
抗旱期间,常宁市电力局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抗旱临时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实施“一站式”服务,确保抗旱用电,对于农户愿意安装临时抗旱表计的,1个工作日内免费安装好;对于安装永久性电表的,只收取材料费。
7月22日中午12点,西岭供电所接到市电力局调控中心电话,荫田镇龙衡线出现故障,51号高压瓷瓶爆裂,4000余户村民不能正常用电,13个村的农田灌溉抗旱受到影响。
根据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中午12点属高温期间,不能进行高空作业,但是服务队员二话不说,立马赶赴现场抢修。经过3个小时抢修,终于恢复送电。队员吴绍勇和刘军喜却因连续高温作业而中暑。
7月21日晚12点,西岭镇六图村抗旱由于负荷大,导线烧断,西岭供电所主任周群和立即带领服务队7个人赶赴现场。六图村地处偏僻且为山路,服务队员步行10余公里山路才到达现场。夜间行路中,服务队险些被蛇咬。事后,周群和说:“即便有危险,但是我们责任所在,必须要继续上路,为村民第一时间保电送水!
■本报记者 谭晓波 特约记者 方富贵 通讯员 郭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