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主任尹同君以这样一句感慨,展开自己的话题。他承认,“史上最浓”的项目建设氛围,让他和整个发改委都感受到一种空前的压力。
在尹同君看来,市委书记李亿龙,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履新虽然不过短短3个多月时间,却已经释放出强烈的“项目建设”信号。不仅密集地调研、调度相关工作,更对干部们提出了“从来没有过”的“高标准、严要求”。比如“六制”:领导负责制、定期调度制、跟踪服务制、问题交办制、责任追究制。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下,尹同君认为以项目建设统筹方方面面的工作,契合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衡阳只有通过抓项目建设,来产生连锁反应:刺激经济发展、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
正因为如此,尹同君更“期待衡阳项目发展的春天”,“这是衡阳的动力和期望所在”。
在全市推进“提升新标杆、打造升级版”进程中,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部门,市发改委将集市委、市政府和衡阳民众的期待与压力于一身。对此,尹同君也深有体认。履任新职后,他已经在多次讲话中,对发改系统干部提出“高、严、实”标准。
“发改委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心、主动性、执行力,当好经济发展的驱动器、项目建设的排头兵、改革探索的智囊团,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推进发展改革。”尹同君如此概括发改委在项目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并进行具体阐述。
积极设谋。围绕市委带领衡阳人民重温湖南第二大城市的光荣与自豪积极设谋出策。要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积极跟踪国家、省里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开展一系列重大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强化争资。以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湘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分量和姿态跑项争资,(下转第四版)
■本报记者 易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