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干枯,水渠断流,田间龟裂,群众饮水困难……因干旱的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在抗旱大军中,在阳阳烈日下,许许多多女干部的身影出现在水渠田间。说起她们的抗旱传奇,当地群众都翘起大拇指: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些女干部,干劲大着呢!
7月29日上午,台源镇人大主席刘鸿雁像往常一样,“巡视”在田间地头,查看水源灌溉面积,记录村组干枯稻田,了解群众思想情绪,正当她到横兴村协调水源时,突然被一群村民“拦截”,一方村民说他家的田急着灌水,另一方村民说,自己家的田就在水渠边,应优先灌溉,双方争执不下,便让刘鸿雁当“判官”。通过刘鸿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劝导,双方最终心服口服,握手言和。像这样的矛盾纠纷,她一天要处理好几起,通过艰苦的工作,都迎难而解了。可是谁知道她的苦处?她每天早出晚归,小孩在家无人照顾,家中的“矛盾”还等着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处理。
像刘鸿雁这样的抗旱女将还有很多,在长安乡,付玉梅、颜琼华、廖瑞芳等女干部,她们放弃空调的舒适,戴着草帽,顶着烈日,饿了吃盒饭,渴了喝井水,每天在田间地头,以女性特有的坚韧,给抗旱一线送去了“及时雨”。晚上还要忍受蚊虫叮咬,防止毒蛇伤人,她们在护渠送水中,严防死守,他们在“前线”坚持了4个星期没有回家。
■本报记者 李飞跃 实习生 陈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