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优势搭建发展“快车道”。日前,投资4亿元的武汉华夏玻璃制品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预计明年4月将全面投产,投资方透露,项目落户衡东,正是相中了衡东便利的交通,辐射两广、云贵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地域优势,衡东具有市场将衡东大浦纳入“西南云大”经济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接受“长株潭”经济辐射的优势,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让一些精品项目不请自来。
立足资源找活路。衡东荣桓镇蕴藏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县委、县政府打出资源招牌,最终成功打动全国水泥企业巨头——红狮水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衡东红狮水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今年6月正式启动生产。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8亿元。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高标号水泥240万吨,年销售额6.8亿元,利税1.5亿元,将带动电力、运输、采矿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磁场”产生延伸效应。衡东通过自我探索,培育成长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些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湖南机油泵公司作为全国机油泵行业的理事长单位,有望成为我市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朝阳泵业是中国泵业发展最快的民营骨干企业之一……未来,衡东将着重培养产业集群优势,统筹谋划大浦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加强上下游的开发、延伸和配套,增强工业园发展内涵,提升工业园发展能级。
汇聚合力
打造“精品工程”
“我们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那种华而不实的‘样子工程’我们宁可不做!”程少平介绍道。他说,打造精品项目不仅要引进重大项目、优质项目,最主要的还是要汇聚合力,强力推进项目快速建成、投产。
项目建得快不快、好不好,关键在于想企业之急,办企业所需。为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衡东县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建立起“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一包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全程督办。对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供地手续,各职能单位每月向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度。从“一把手”到普通干部,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优化环境,是推进项目又快又好建成的“助推器”。近年来,衡东大手笔建设“硬件”,体贴入微提供“软服务”。在原有工业园基础上,新增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启动工业大道配套支线工程等4条道路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等环保设施建设步伐。切实加强银企对接,今年首次银企对接会签约企业99家,签约项目113个,签约金额达17.03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发放各项贷款1.78亿元。同时,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强电力调度,确保了项目建设和企业用地、用电需求。
下阶段,衡东将坚持大手笔、大力度推进城镇建设与发展,完成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将逾3.5亿元。加快推进河西新区建设,推进城北片区开发,加快汽车站、建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抓好老城区改造,完成沿江风光带、氵米 江大道二期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抓好交通西路、氵米 江大道等背街小巷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