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导土地流转,提供技术服务

  常宁全力助推粮食生产合作化

  本报讯(通讯员  颜月红)深入调研,走访大户,组织座谈,赴外“取经”……今年,常宁市积极引导,牵线搭桥,推进粮食生产合作化,力争年内新增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40家以上。

  发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是方向,出路在于机械化、专业化、合作化。为推进粮食生产专业合作化,常宁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颁证工作,构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今年来,该市帮助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26万余亩,涉及农户8.79万户。

  为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该市农业部门安排技术指导员蹲点,在种植规划、品种选择、病虫防治、栽培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培训,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农机部门在机械配置、机具维修、农机补贴、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经管部门协助搞好土地流转,指导合作社规范经营管理。同时,积极鼓励农口系统干部职工带薪兼职,领办或参加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对组建专业合作社,从事规模种粮的农口干部职工,实行“三项保留”即保留编制职位、工作性质、工资待遇,并与其他种粮大户同等享受各项种粮补贴、奖励、扶持政策。

  为以点带面,助推新型合作社组织发展,该市今年重点培育3-5个聚“企业老板、技术人员、种粮大户、新型农民”为一家,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农技、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民意专业合作社、兴泰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典范,以点带面,引领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据悉,目前常宁市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89个,成为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中坚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常宁荣获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
农技干部挑起集中育秧“重担 ”
村民致富的“铺路石”
兰江乡太子塘村党员承诺常态化
集中育秧奏响粮食生产强音
常宁让“沼气”充满“朝气”
“对症开方”促企业转型升级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 2013-04-2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