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民生“加法”造福百姓
本报讯(特约记者 方富贵 通讯员 胡雄)乡镇住院报销比例达90%,低保、五保提标扩面,干警24小时上街巡逻……一季度,常宁市践行“民生加法”理念,实施“免费菜单”,完善社保就业、基层医疗、筑牢安全等民生工作,一串串民生“菜单”叩响了群众幸福心扉。
今年,常宁市根据省、衡阳市下达的为民办实事任务,抓紧细化落实,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兴办实事,让“幸福加倍”。一季度,该市城镇新增就业2752人,公益岗位援助就业1093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发放小额贷款近2000万元;住房体系不断完善,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火热推进,800户危房改造加紧实施,老年福利中心和老年公寓开工建设;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城区中小学教育黄线规划得到落实,学校布局更合理,启动合格化学校建设;卫生事业加速推进,妇幼保健院新办公大楼即将启用,中医院扩建工作紧张有序,8个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启动建设,这将彻底扭转住院“一床难求”的问题。
同时,该市全面实行“1+1+4”干部联村活动,创新管理,让干群关系“亲上加亲”。即:一名市直干部加一名乡镇干部联一个村,重点做好清财务、搞同治、抓绿化、调矛盾等4件事。活动开展以来,3000多名干部与760个村握手“结亲戚”,解决了一大批难事、急事和忧心事,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继续开展“书记市长大接访”活动,建立领导联系信访户制度;定期走访慰问,解决信访户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该市10多个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全国“两会”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事件。该市坚持整治到位,让安全“层层加码”,对所有煤炭企业实行“休克疗法”,矿山停产整顿24小时盯守。对各行各业和各部门均落实最严厉的安全生产责任捆绑和“一票否决”制度,狠抓当前防汛工作,全面排查病险水库,启动了应急预案。开通17条民调专线,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城区夜间巡逻,增设200个治安监控探头,积极开展打黑除恶、扫除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