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一字罚3万,释放出鲜明信号

  ■仝宗莉

  近日,贵州梵净山“金顶刻字案”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陈某支付修复及赔偿费近12.4万元,并在全国性媒体上登报致歉。刻划4个字赔偿十多万,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然而,任何罚款道歉也难以抵消文物之伤。

  文物、自然遗产,都是历史留下的足迹,是传承文化最珍贵的物质载体。然而,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游览时自己随手一涂一画,留在文物身上就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对这种不文明乃至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该出手时必须出手,而且必须出重拳、发狠招,要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此次引发热议的“金顶刻字案”,一改以往靠景区自行维权,按《治安处罚法》对实施者罚款200元或拘留几天的传统做法,而是由检察机关起诉,直接追究景区刻字者的大额民事责任,并第一次禁止刻字游客终生进入该景区。法庭本着损害担责、全面赔偿的原则,依法对陈某进行了判决。

  前所未有的惩处力度,释放出鲜明信号:那些喜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涂鸦的人请小心了,违规必受严惩!当然,严管重罚只是手段,以此案为契机,推动文物古迹保护深入人心才是目的。让大家心中有准绳,举止有素养,发自内心地去保护、维护文物及自然遗产的整洁和完整。

  文物古迹是坚强的,历经风雨沧桑而屹立不倒。但它们又无比脆弱,因为没有备份,也没有重来的可能。损毁历史文化古迹,随意破坏文物,不仅违法违规,有悖公序良俗,也应被视作对文明传承的挑衅。让我们警醒起来,疏堵结合保护好文物,别再让千年的珍宝毁于一把刻刀、一根手杖、一次任性的刻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心中有了这个字,人生才会少遗憾!
世相浅见
陪诊虽好 还需规范提升
刻一字罚3万,释放出鲜明信号
整治“流量乞丐”,重在平台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刻一字罚3万,释放出鲜明信号 2022-03-31 2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