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林 图/王皓永
本报讯 11月19日,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华新院区,一场特殊的技能培训正在进行。该活动由衡阳市卫健委联合衡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为湖南日报社衡阳分社、衡阳日报社、红网衡阳站等多家驻衡媒体及市属新闻单位的50位新闻工作者提供标准化、系统化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公益培训。
据了解,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该活动旨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现场救护意识,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向公众倡导关注心血管健康、掌握心脏急救知识的必要性。
“急性心梗是由于心脏动脉血管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多数患者发病时表现为胸痛、头晕、恶心、晕厥等。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有效的急救不但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为医生下一步治疗争取时间。”活动现场,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欧阳茴香讲解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理论知识,心内科主任医师朱晓宇讲解了急性心梗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新闻工作者们接受理论与模拟实操教学,进行正确评估患者并拨打120、实施心肺复苏等内容的全面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因为过劳、肥胖、意外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时有发生,对家庭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参加此次急救技能知识培训的新闻工作者纷纷表示,这种培训很有必要,不仅让大家增长了救护知识,还增强了自救互救意识,使大家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技能,不但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对有需要的人及时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