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雄飞
通 讯 员 阳露霞
本报讯 10月下旬,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湿地公园保育区再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已是自2016年以来连续6年在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越冬。
10月22日,工作人员在日常监测中首次发现一只雌性中华秋沙鸭。随后,11月9日又观察到3只雌性中华秋沙鸭。11月15日再次观察到1雄1雌两只。除了中华秋沙鸭之外,管理处还监测到小天鹅、白额雁、白琵鹭、鹗、灰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中华秋沙鸭全长约49—63厘米。嘴长而窄,呈红色;雄鸟头、羽冠和上颈黑色,具有绿色金属光泽,上背、内侧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外侧肩羽白色,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体侧具有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中华秋沙鸭出没于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对水质及自然环境要求极高。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主食鱼类、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营巢于森林中河边老龄大树上的天然树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