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和诗歌和小说不同,小说和诗歌都相当稳定的形式规范,一望而知,而散文则不然。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并不存在纯文学性散文文体。只有“文”的观念,诗言志,文载道,文是与诗相对的。文又可分为古文和骈文。骈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而古文则比较复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中的“古文”的内涵,一是拒绝骈文,二是相对于词赋类。有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显然包含了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两个方面。
——孙绍振 说
2.当社会化的动力静息后,多数附加的以实用和效率为导向的应用模块就像闲赋在家的兵勇身上的铠甲,都会纷纷坠落,不能改变还是老旧的甚至和外部世界越来越难以匹配的初始的操作系统。《戏中人》的写作过程中,我在构建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我和故乡的关系。我想到了“原汤化原食”。如果说我是一根面条,那么我的出芽、过冬、返青、拔节、抽穗、灌浆和脱粒都是在故乡完成的。年轻时,我在随波逐流中体味社会腾飞的精彩,到了这个年岁,我时常会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与身边的事和人比对,我深沉地感受到,我依旧眷恋赋予我生命底色昏黄甚至有些盐碱味的那碗汤。
——陈玺 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