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市在全省首创开发推广“智慧粮安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全流程二维码溯源~~~
~~~全市规模化蔬菜基地达240余家,目前正全力抢抓秋冬蔬菜稳产保供工作
~~~建好“菜园子”,供应“菜篮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品牌培育,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蒸湘区:
建好“菜园子”,供应“菜篮子”

  ■本报记者 刘思远

  本报讯   今年以来,蒸湘区加快蔬菜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下乡,持续提升蔬菜产业抗风险能力和政府调控能力,让蔬菜供应更充足、价格更稳定,让市民的“菜篮子”拎着舒心、拎着放心。

  11月3日下午,在雨母山镇临江村的惠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内一片忙碌的景象。“作为省级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临江片共有蔬菜种植面积近3000亩。”公司负责人罗波向记者介绍:“当季主要栽种的蔬菜品种,既有豌豆苗、食用菌、金针菇等快生菜,也有紫背天葵、田三七等山野菜。基地通过分批播种、分批采收,以保障蔬菜供应充足。”

  在“惠农农业”蔬菜基地的一个温室大棚中,里面温度恒定在23至24摄氏度左右,来自蒸湘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副团长李宏详正蹲在一片“绿色”中查看蔬菜的长势。“这个大棚中种植的是东北线椒,这种辣椒比其他品种更耐低温,再过一周即可采摘上市,确保天气再冷也能让市民吃上新鲜的辣椒!” 李宏详介绍,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每周都会深入基地一线进行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基地加大蔬菜病虫害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际产量。目前该基地每天出产各类蔬菜约3万单(件)左右,除了供应市内的西园市场、香江百货,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邵阳、郴州、永州等地。

  为应对入秋以来蔬菜供不应求的状况,蒸湘区农业农村局不仅组织各蔬菜生产基地加大了蔬菜的种植频率,还积极加强设施农业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我们基地在已有1.7万平方米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了3.8万平方米大棚。” 罗波指着远处一个4000平方米的新建大棚说,“我们计划投资100万元,在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基础上,装上最先进的风机水帘、自动卷膜机,结合大数据系统和物联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蔬菜育苗大棚。”

  “目前基地每天工作就像打仗一样,生产越来越旺,月底前就要开始下一批育苗,我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了。” 罗波的语气中充满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创新管理,守住管好“衡阳粮仓”
菜价看降,本地蔬菜“立功”
蒸湘区:
今年全市9家企业 冲刺“市长质量奖”
图片新闻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蒸湘区: 2021-11-04 2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