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基地为何能 频频创造高产纪录?
央视记者在现场采访。
工作人员对收割上来的毛谷进行测重。
出谷。
稻田里颗粒大又饱满的“叁优一号”稻谷。
专家分为3个小组分别对3丘田进行测产。
专家下田察看。

  ■文/本报记者   周瑞华  图/罗   盟

  衡南杂交水稻再创世界高产纪录!昨日测产晚稻平均亩产936.1公斤,加上7月测产的早稻亩产667.8公斤,今年衡南基地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突破1600公斤,达到1603.9公斤!比去年创造的双季杂交水稻亩产纪录1530.76公斤提高73公斤以上!

  10月17日中午,当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宣布这一喜讯时,位于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清竹村梓木冲组的测产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去年破纪录,今年再破纪录,为何衡南基地能频频创造高产纪录?


  专家对基地赞不绝口


  “这里四面环山,是东高西低的小盆地,可以把冷风挡在外面。上边还有水库,可以自流灌溉,排水也方便。”参加测产的省农业科研所一位专家对衡南基地的气候地理条件赞不绝口。

  据介绍,衡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雨水集中。试验基地年平均气温18.0℃,年平均降雨量1322.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454.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82天,温光资源完全满足双季稻生长所需。

  该示范基地面积30.5亩,有大小田块13丘。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田块东高西低呈梯形排列。负责打理基地的是农户陈太佳,他是试验田的“保姆”,也是村里的种田高手。陈太佳告诉记者,实验水稻和其他水稻的种植并没有区别,施肥打药、田间管理是他组织人员按照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意见实施。“专家经常会来查看水稻生长情况。”陈太佳介绍。


  基地与袁老渊源深厚


  田头立着一条横幅:“端牢中国饭碗,接力袁梦计划”,显示该基地与袁老的不解之缘。袁老虽然没有来过基地,但曾多次与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视频连线。去年该基地测产时,袁老也曾视频连线该基地。今年5月22日,91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不幸逝世。陈太佳等村民十分悲痛,他们和县农技专家发誓,要种好基地的水稻,以高产成绩告慰袁老。

  实际上,从2019年起,该基地就承担了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超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当年10月测产单季晚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叁优一号”取得了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这是单季晚稻创造的纪录。去年,“叁优一号”首次作为双季晚稻测产,亩产成绩为911.7公斤。

  “这更难得”,参加测产的专家介绍,双季晚稻的生长期比单季晚稻少了一周。因此,双季晚稻实际亩产突破700公斤很难,普通农民种植一般品种每亩能产出550公斤就是顶尖水平。去年,基地首次实现双季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今年更上了一层楼,突破了1600公斤。

  在今年的试验中,该基地早稻攻关品种为杂交稻“株两优168”,7月12日经省农学会组织专家测产验收,随机抽取3丘田块机收实测,平均亩产为667.8公斤。晚稻攻关品种还是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专家们随机抽取3丘块,采用机械实收,测定面积、毛谷重、含水量、杂质等项目,按照国际标准水分(13.5%)折合标准实际产量,确认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专家组认为,该组合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充实度好,落色好、叶青籽黄,杂种优势强。


  “这个品种真的好!”


  去年12月20日,袁隆平院士在海南南繁期间部署了2021年的超高产攻关工作,要求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研究与示范(简称“三千斤工程”),攻关品种根据南方稻区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主要采用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等产量有重大突破的潜力水稻组合。衡南县示范基地再次成为湖南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点之一。

  “主要看这个水稻品种是不是能够稳定高产,只有能够稳定高产的品种才值得大面积推广,所以要再次试验示范。”正在拉着皮尺丈量稻田的衡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甘宗恒告诉记者。

  参加测产的专家们普遍认为,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相比前两代所拥有的优势。

  “这个品种真的好!我们合作社在基地下面还有上百亩稻田种杂交水稻,是其他品种,也是陈太佳带人种的,但亩产产量比试验基地的品种要低几百斤。”试验基地所在的合作社负责人蒋春说。她期盼,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能有更多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广泛推开,也期盼普通农民能轻松驾驭第三代杂交水稻,创造水稻种植高产纪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衡南基地为何能 频频创造高产纪录?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衡南基地为何能 频频创造高产纪录? 2021-10-18 2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