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尤为薄弱。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一批上海交大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扛起背包,从大都会上海义无反顾的投身到祖国大西北建设之中,谱写出了一曲催人奋进的“西迁精神”之歌。
“西迁精神”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西迁精神”,激发忘我奋斗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如虹之势。
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厚植爱国情怀。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今天,我们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激活血脉里的爱国之情,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砥砺报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牢记初心使命。时至今日,当年的青年教师已入耄耋之年,但依然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无私奉献着光和热,这何尝不是知识分子牢记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传承“西迁精神”,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从何而来”“身在何处”“去向何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勇于拼搏奋斗。只有拼与干,才能把梦想化为现实。今天,我们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立下“愚公志”,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劲,永葆“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勇毅,用奋斗拥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