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近尾洲地域文学作品集《莲湖湾》序
~~~——近尾洲地域文学作品集《莲湖湾》序
~~~——近尾洲地域文学作品集《莲湖湾》序
~~~——近尾洲地域文学作品集《莲湖湾》序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湾荷香
——近尾洲地域文学作品集《莲湖湾》序
  ■颜小国

  中国不断飞速向前发展,经济腾飞、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乡镇发展如日方升,中国人从来就有着浓郁的乡村情结、乡土情怀,难以挥洒与释怀,尤其是在城市重重钢筋水泥的围困中,乡村乡镇成为了“诗和远方”。近尾洲,作为地处衡南、常宁、祁东三县交界之处的交通要地,毗邻湘江临水而居的名镇,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期许,以中流击水的昂扬姿态擘画新时代美丽乡镇的新图卷。

  从莲湖湾、近尾洲到湘江,几乎每一个这方地域的重要代名词都与水攸关,浪花奔涌,孕育了厚重的人文历史。近尾洲顺水推舟,成就了辉煌与灿烂,定格了壮阔与深邃。

  我对近尾洲的感情既真诚更真挚,从机关到基层,我把人生韶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这方山水,每一个晨曦初起的早上、每一个余晖尽染的傍晚,我都在思考村组经济的发展,思忖乡村振兴的进展。

  《莲湖湾》这本文学作品的结集,是对近尾洲的人文风貌的检验,也是对全镇综合概况的检阅。文本着重从作者选择、作品选择、文化选择以及时间、结构、内容多个方面分别剖析近尾洲的坐标价值和路径意义。

  文学是审美体验,文字是认知历史。追寻这些文人的脚步,从一篇篇文风朴实的文章里,我分明感受到历史的进程、人文的变迁。近尾洲的发展从农村发端,农业生产管理从起初一家一户经营到近年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业种植从片面单一到农林牧副渔、种养加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纳粮交税到取消农业税、享受种粮补贴;农民生活从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到享受低保、社保、医保,从旧房陋屋到砖房阔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出行连自行车都稀有到家有摩托车、电动车、相当多的农民开上轿车;农民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洗脚离田进城打工,变身为城市居民。这些年,近尾洲的发展波澜壮阔、变化翻天覆地、面貌日新月异。

  古朴的村庄刻录了岁月的过往,于时光深处,古清泉八景之一的蒸湘烟雨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和明末名臣蒙圣功都慕名到过豢龙渡。或许,他们曾在豢龙渡旁的湘妃井边驻足停歇,也曾掬一把清冽的井水,沉醉在湘妃的传说里。远近闻名的纱帽岭上,据考证,曾有纱帽大王庙和吴三桂大周王朝宰相夏相国墓。从神灵到能丞,这方钟灵毓秀之地确实耐人寻味。近尾洲的古桥、古亭、古井、古居、古树众多,从张公桥、水口桥、茶叶桥、周家桥,到社公亭、同善亭、清风亭,以及古居文昌阁、长久湾……源远流长,令人瞩目。

  美丽的景致正在描画新时期的现代宜居乡镇,十里荷香、纱帽烟雨、月桥弦影、清江渔歌、寨岭朝霞、管山夕照、湘妃古井、双口雪霁……莲湖湾八景,让这片世人欣赏驻足的梦里水乡散发着迷人的岁月陈香。我对近尾洲一直抱有充足的热情激情,这里每一个缀满地图的大小村名,抑或每一道山岗、每一座坡坎、每一处田间、每一条路巷,对我而言,都希望是百姓筑起的梦境家园。我于内心真诚期待这片地域再次扬帆远航、逐浪追潮,与时代脉搏、世界奔涌一起律动!

  一纸美文,一片真情。祝福近尾洲地灵人杰载德载福,期待近尾洲岁月绵长风生水起。是为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感知生活气息生命温度
学者的趣与实
一湾荷香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一湾荷香 2019-12-25 2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