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7日下午,“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珠晖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珠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桢干介绍了40年来该区综合实力、城乡面貌、民生事业等各领域的喜人变化。
珠晖区原名江东区,2001年区划调整,因境内珠晖塔而得名,素有雁城“东大门”之称。改革开放以来,该区经济总量跨越发展,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4.1亿元,2010年达109.76亿元,在全市城区率先突破百亿大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2017年上升到259.89亿元。2010—2017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珠晖区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2012年突破10亿元。2017年,财税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1年的10.7倍、11.3倍。财政实力的显著增强,财税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达92.8%。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同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1978年全区仅有学校23所,到现有全区各类学校135所,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2008年实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2016年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成整合,构建了“农村15分钟、城市10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