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苏姓起源

  据《世本·氏姓篇》云:“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

  又《姓氏考略》云:“苏忿生为周司寇,后以为氏。”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关于苏姓起源,可以概述为:夏王朝时,昆吾公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至西周时,昆吾公之裔孙苏忿生为周司寇,位列六卿,执掌刑狱,封于苏,建都温邑。

  苏国自西周苏忿生建国,至春秋时鲁釐公十年(前650),凡四百余年。后由于苏国国君与周王室有矛盾,难相处,为求自保,于是苏国国君投狄,又最终被狄人所灭,至此苏君逃亡卫国。此亦即《左传·僖公十年》所云:“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其后子孙以国名“苏”为氏,称苏氏。

  二、家族文化

  (一)郡望

  河内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置,治所在怀县,后改为怀州(今河南济源一带)。此支苏氏,为西周司寇,苏国国君苏忿生之直系后裔。

  河南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三川郡置,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河南郡为战国时六国宰相苏秦家族发祥与繁衍之地。

  武功郡。  战国时秦孝公置武功县,北魏时置武功郡(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此支苏氏为洛阳苏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代郡太守苏建,代表人物有苏武,隋纳言苏威,唐宰相苏检等。

  (二)堂号

  眉山堂。  宋代苏东坡,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都是了不起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有3席。有《三苏文集》传世,其后有“眉山堂”。

  (三)名联鉴赏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挥六国一身荣

  上联是说唐宋两朝有8位著名古文学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氏一门占了3人;下联所云,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身为六国相国,与赵君共谋,联合韩、楚、魏、齐、燕六国合纵抗秦之事典。

  北海牧羊不屈志

  南天放鹤超然情

  上联是说西汉大臣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19年,持节不屈之事典;下联所云北宋文学家苏轼典故。

  三、名人小传

  苏秦(?—?),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政治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师从鬼谷子,学过兵法和纵横术,为人机警,且口才好。学成归来后,想在周朝谋求官职,因出身贫贱,未被录用。后至秦,因秦惠王刚刚杀了商鞅,对说客存有厌憎之心,对苏秦也不予理会。游历多年的苏秦,一无所获。然而他并未气馁,而是闭门不出,发愤读书,终使学问大进,学有所成。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苏秦开始游说六国,由于他取法诸子百家的学说,融会贯通,讲究机谋权变,得到六国君主的认同。于是六国君臣在洹水聚会,共推苏秦为纵约长,让他成为六国的相国。苏秦将六国合纵盟约送给秦国,从此长达15年之久,秦国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

  苏武(前140—前60),西汉名臣。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当时,匈奴缑王图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苏武的副使张胜卷入了这一活动,事发后,苏武受到了牵连。匈奴单于威逼苏武投降,将他幽闭于大窖之中,苏武不为所屈。单于又将他远徙北海(今贝加尔湖),苏武手持汉节,常受冻挨饿,在冰天雪地里牧羊,始终不改汉臣的气节,“苏武牧羊”的典故即出于此。苏武在匈奴前后一共19年,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回到长安,官拜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关内侯。

  苏威(539—621),隋朝宰相。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开皇元年(581),文帝杨坚拜苏威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迁刑部尚书,检校雍州别驾,御史大夫。苏威有才能,与高   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政刑大小,无不筹之。不久又改民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岁余兼领国子祭酒。是时,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开皇九年(589),擢尚书右仆射。

  苏良嗣(604—690),唐武则天朝宰相。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历任荆州大都府长史、雍州长史,因破案神速,时称神明。武则天临朝后,任冬官尚书,拜纳言,累封温国公,为西京留守,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政论家、姓谱学家。字明允,又号老泉,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师拜会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呈上所著《权书》《论衡》等22篇。经欧阳修推荐,一时学者竞相仿效三苏文章。父子3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世人称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合称“三苏”。

  苏轼(1037—1101),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初授福昌主簿,得欧阳修赏识,荐之秘阁,除大理评事,入翰林,知制诰。宋神宗年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放,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苏轼与田父野叟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哲宗年间授翰林学士,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迁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琼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苏轼是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之后北宋的文坛领袖。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

  匕

  页

  火

  姓

  ■胡秀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左权:太行浩气传千古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 2018-04-21 2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