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罗菲菲建议:
运用“车位错时共享”缓解停车难
■本报记者 李 娟
由于近年来我市汽车保有量持续、爆发性增长,加之土地资源日益稀贵,新增的停车位远远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停车难在我市尤其是老城区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罗菲菲通过调研发现,开车上班的市民在工作时间段,其买下或租下的车位有长达七、八小时的闲置时间,全市的闲置总量更是非常可观,若能实行车位错时共享,或能较大程度缓解我市目前的停车难。
据了解,开放和共享车位已有多地成功实践,针对私人车位共享也已成为近年物联网产业的一个新热点,在不少的一、二线城市已得到运用。
对于如何做好车位错时共享,罗菲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政府培育本土或引进外地共享停车位企业,共同推行共享停车位理念和建立相关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承担共享车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收费调节机制,以协调供需管三方的利益;将共享车位使用者不良的使用记录、缴费记录与个人信用体系挂钩,保障共享体系的良性循环;公有车位率先开放共享。她还建议,市政府应制定专门的实施意见,推动政府部门、国资委辖管单位和其它公共服务机构有序地开放内部停车场,带头与社会车辆错时共享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