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利用”
赛出全省最佳
■本报记者 李 娟
通讯员 李 艳
本报讯 搭建风力传动系统,制作可以逆风而上的机械动力小车;利用简单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火星探索器”……这是“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长沙赛区衡阳站的现场情景。该大赛在趣味性与挑战性中,利用科普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提升创新能力。
10月27日下午,大赛长沙赛区衡阳站在祁东县启航学校启动。11月1日-2日又分别在耒阳市第一中学、耒阳市武广实验中学、耒阳市实验中学铁路园分校等三所学校举办。11月8日-10日还将分别在珠晖区第二中学、衡阳县渣江中学、衡阳市第一中学开展。
据悉,此次大赛中,我市各学校主要参与“科普实验”部分的“火星探索”和“风能利用”单元。“火星探索”重在考察同学们的科技创新和机械设计能力,鼓励学生们在实验中积极思考机械缓冲和物理平面运动的原理。活动中,同学们依据大赛“虚拟货币”购买搭建“火星探索器”和“着陆器”所需要的材料,再按照要求设计、制作。“风能利用”则要求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风能作为动力的装置,在逆风条件下前行50厘米,时间最短,成绩最佳。据了解,周佳辉和周纬同学“风能利用”项目,50厘米距离7秒完成。截至目前为湖南省最佳成绩。
该大赛自2013年开始在中国落地,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衡阳系首次参与大赛,衡阳站承办单位为省科技馆、市科协和团市委,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