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本周
或迎今年最强台风
  第18号台风“泰利”生成并指向我国,近来台风全球肆虐,科学家们表示,未来台风可能成为“家常便饭”

  台风过境(资料图)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热带风暴级)的中心昨天下午5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鹅銮鼻东偏南方约20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6.4度、东经139.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20公里。

  据悉,9月9日20时,“泰利”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238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预计,“泰利”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并将于14日前后擦过或登陆我国台湾岛南部,尔后向粤闽沿海靠近。“泰利”来势猛、风力强、雨势大,可能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未来台风可能会是“家常便饭”

  近来台风在全球各处肆虐,继“天鸽”和“帕卡”、“古超”连续“袭击”我国南方地区,美国也在遭遇了台风“哈维”后,又遇“艾尔玛”。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强飓风出现更频繁,像“哈维”这样破坏力极强的四级飓风本世纪会越来越多。

  声明引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说,基本可以确定,人类行为对近地球表面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造成了影响。研究显示,人类行为导致墨西哥湾海面温度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内显著升高,从1873年到2005年几乎呈线性增长。

  气候模型显示,在温暖气候中更可能形成强度更大的飓风。在本世纪,即便热带飓风的总数不增加甚至减少,但像“哈维”这样的四级强飓风也可能会变得更频繁。

  科学家们表示,未来的地球上,像这种威力巨大的台风可能会是“家常便饭”。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就是,温度每升高1℃,大气中可蓄积并倾盆而下的雨水量就要增加7%。因此,往后,气温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即使是预报的同等级别台风,其酝酿降水的能力也可能比以前暴涨,引来洪水的几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

  一个中等强度台风释放的能量已堪称“巨大”

  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统称为“飓风”或其他近义字。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即采用之近义字为“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台风”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比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中国台湾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等。

  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中国是区域内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台风登陆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说,目前大西洋上同时有3个飓风。其中飓风“艾尔玛”是最高等级的五级飓风,另一个飓风已经从三级升为四级,它们的危险程度需要引起重视。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无人经济”时代 正在加速到来
我国本周 或迎今年最强台风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我国本周
或迎今年最强台风
2017-09-11 2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