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一“正面形象”,为他的业余演艺事业赢得了“先天优势”。如今,他已出演12部倡导社会正能量的微电影。有关于抗战的,有关于反腐的,有关于儿童励志的……
2015年,衡阳保卫战历史纪录片——《血火衡阳》在衡阳开拍,片方对衡阳保卫战指挥官、国民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角色饰演人员进行了海选,徐翔凭借着自己先天的相貌优势和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从800余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出演方先觉。
徐翔并非专职演员,现供职于某事业单位。他说:“我希望通过演绎微电影,传递更多正面能量,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本报记者 李 娟
出演12部倡导社会正能量的微电影
《村有喜事》剧照
徐翔
如果将方先觉将军的旧照与徐翔做比对,其相似点除了脸型、五官等这些外形之外,他们两人透着的那股凛然正气也颇有几分神似。
当然,徐翔能够饰演方先觉,单凭这些还远远不够。
徐翔自幼就有军旅情怀,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又进入军校学习,有血性、有品德,铮铮铁骨,满腔热血。可以说,本身作为一名曾经在军营里成长的他,深谙军人所具备的气质和品格。
不仅如此,徐翔平时也特别热爱历史文化,尤其是衡阳本土的历史文化。他走遍了衡阳所有历史文化古迹、纪念馆等,积淀下的文化素养,让他对衡阳保卫战的了解较常人更为深入。
更具机缘的是,徐翔与方先觉之子方略是忘年交。通过方略,徐翔掌握了不少关于衡阳保卫战的史实,更对方先觉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种种因素综合,让徐翔成为了《血火衡阳》中方先觉角色的不二人选。
“当时海选有800余人,拍摄组通过层层考核面试,最终才确定选我。”2015年夏天,在接到拍摄通知后,徐翔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而这部纪录片也让徐翔的演艺之路走向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成功出演方先觉
徐翔的演艺之路不单单只是《血火衡阳》这部纪录片,他还先后拍摄了《山茶花开》《因为爱》《客从何来》《村有喜事》等12部微电影。其中,有6部微电影获奖。《因为爱》获得2015年全国纪委反腐微电影二等奖,徐翔在片中饰演代表正义形象的检察官;《山茶花开》获得全国儿童励志微电影一等奖,他在片中饰演一位有原则、有爱心、敢担当的父亲。
徐翔认为,作为业余演员,虽然获得了这些荣誉,但还需要砥砺前行。在演艺之路上,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徐翔说,带着对演艺的热爱,他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以此来学习别人在剧中的表演技巧。此外,他还会主动跟衡阳一些演艺界知名人士学习。国家一级演员姚忠恒、青年导演李军林等都是他的学习榜样。
如今,徐翔的微电影之路还在继续,他要通过微电影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要成为人民群众可亲、可信的人!”徐翔的语气铿锵有力。
历时1年,纪录片首映
《血火衡阳》剧照
《血火衡阳》分为上、下两集,共96分钟,由民革衡阳市委和我爱影视文化传媒联合打造,纪录片时间虽不长,可衡阳的这群人却倾注了1年有余的时间和心血。
徐翔介绍,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这部历史纪录片旨在还原历史真相,铭记那段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悲壮历史。摄制组不仅以详实缜密的一手抗战资料为基本,还走访散落全国各地的衡阳保卫战幸存老兵20余人,经过近半年行程超3万公里的面对面采访,采集了近50个小时的录像资料和上万幅照片、近30万字的口述历史资料。
徐翔作为方先觉的饰演者,对于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变化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排练和预演。徐翔透露,方先觉意图自杀的那一幕,就进行了多次拍摄,他们一致力求达到完美。
“当身处孤立无援境地之下,将军的孤独无望,对手下众将士的怜爱之情,还有视死如归的情怀,甚至还会对援军存有一丝希望等等,糅合了复杂情绪的人物形象如何更好的展示,都是需要我反复考虑和琢磨的。”徐翔说,有时候入戏太深时,他仿佛已置身当时的战场,惨烈悲壮的现状让他感到寒冷。
《血火衡阳》拍摄成功并首映后,树立了方先觉正直、有谋略、智勇双全的形象,对衡阳保卫战的史实也有了更真切的展示。《血火衡阳》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警钟长鸣。
《血火衡阳》剧照,“方先觉”正在分析战况。
微电影中饰演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