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专题考察调度来雁新城、滨江新区项目建设。他强调,要把“两岸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风景秀美的衡阳地标。
机器忙碌,塔吊林立。当天,李亿龙深入来雁新城、滨江新区部分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到处都呈现繁忙的施工场景,“两岸新区”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据悉,到今年11月底,来雁新城项目已完成投资24.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目前已完成防洪工程4.9公里,景观土方39万方,道路基础3.3公里,防洪堤、道路工程已基本完成,总体工程量已完成50%,建设路、来雁路、后街路、合江套路、源湘路、松梅路、五一北路、滨江北路等8条道路已全面动工。今年以来,滨江公司完成投资30.45亿元,耒水以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今年计划完成建安投资20亿元,现已完成建安投资18.76亿元。
李亿龙在现场考察之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两岸新区”建设工作力度很大、进展很快,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他还就“两岸新区”下阶段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
要高品位做好两区详规。市规划部门要牵头并指导督促,与来雁公司、滨江公司一道迅速编制好“两岸新区”的详细规划。规划不仅要上图,逐个地块明确功能布局、开发用途、建设强度、容积率,而且要做成模型,根据控规要求完善城市设计,逐个明确建筑的朝向、结构、外观,今后带着规划拍地和建设,确保打造出和谐美观的城市天际线,充分展示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形象。
要高质量建好基础设施。新区的主次道路、供水排水、综合管廊、学校、医院、市场等配套基础设施都要高质量建好。通过高质量建设好基础设施,完善新区的配套功能,为开发新区营造良好环境。
要高速度抓好拆迁安置。来雁新城和滨江新区两个公司要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分年度制定好拆迁安置计划,石鼓区和珠晖区要按照计划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各部门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拆迁安置按计划实施、依法处置。
要高频率办好用地手续。要根据项目进度,进一步加大用地报批力度,确保“两岸新区”项目建设的土地供应不挡手。
要精准确定新区产业定位。按照“现代商贸核心区、文化风情展示区、旅游休闲引领区、城市开发示范区”的定位确定好产业布局。“两岸新区”要根据自身特色,做到各有侧重,把产业布局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上,按照产业布局开展招商引资,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引进来,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区。
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综合运用政策补助、银行信贷、专项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好“两岸新区”的建设资金,为加快新区建设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段志刚参加考察并主持座谈会。
市领导罗东海、邓柯、王雄飞,老领导许祥发参加考察并参加座谈会。